前些天在伴侣圈看到某机构的招聘平台后台截图,给【外贸专员】这个岗位投递简历的人其中;
年龄最大的49岁,剩下的几位分别是46岁,40岁,38岁和31岁。
这张截图让我感慨了老半天:“外贸行业的老龄化已然到达这种程度了吗?青年人都去哪里了?”
这种状况应该不是特例,久在行业里的伴侣应该能够感受到,此刻招人真的越来越难。
以我自己为例,凭借“大神”的光环,以前每次发招聘文案我都能收到十几份简历。
但此刻?两个新媒介运营岗位从发布到入职不外两周时间,但外贸业务从年后到此刻别说面试了,连简历都很少,更加是几乎无应届毕业生。
想想亦能够理解,在我那个年代,外贸是一个别人眼中高挑上的行业,说外语,赚美金,听上去就倍有面子。
国际经济与贸易更加是热门到不得了的专业,毕竟哪个青年人不憧憬飞遍全世界吃遍全世界的日子?
可此刻,直播、电商、跨境、新媒介……且不说真实状况怎样。
但这些行业便是青年人眼中的热馍馍,谁还会向往外贸这么一个传统到几乎能够叫作之为苍老的行业?
尤其是哪些地处偏远的制造工厂,除了知名品牌大型企业,招聘状况更加是让人尴尬。
换了我回到青年时,亦不愿意再过“上下班全靠黑摩的,早晚饭都在小摊旁”的生活。
再加上自从2020年全世界疫情败兴,少了到国外出差和参展的盼头,工作的乐趣瞬间又少了一大半。
归根结底,在青年人的眼中,外贸这行已然无钱途了。
从宏观层面,事实可能确实如此。
吴晓波频道的《2021新中产大调查》,阐述了新中产的10个特征。
其中,1965-1980年出生的上一代中产,有23.2%的人来自制造业。
但此刻,这个数字却降低到了18.5%,跌幅超过20%。行业占比第1的地位,被IT软件和互联网企业超过。
严格道理上来讲,国际贸易属于大制造业,这亦寓意着在过往的10-20年,越来越少行业里的人实现财富的正向增长,资产累计速度亦越来越慢。
简单来讲便是:外贸这行越来越难挣钱。
从微观层面,事实亦是如此。
我2005年入行,勉强算是抓住了外贸黄金年代的尾巴。
当时领导们最爱好说的,便是用传真机收客户PO,一小时跑好几次传真机的故事;
每次客户来工厂,都随身带着美元直接丢钱给业务下单的故事;
还有客户带着机构章,在展会现场签PI的故事。而后每到年底,大众都笑嘻嘻地拎着大麻袋去集团装奖金。
我虽然只是一个小兵,但跟在领导们的后头,一年亦能不费多大力气地挣个十几、二十万。
但此刻?客户一份询盘要发几十家供应商,几毛钱的折扣非要和你磨到嘴唇发白,还动不动就威胁更换供应商。
毕竟两条腿的蛤蟆欠好找,能做一样制品的工厂地球上还少得了?
干久了,把同事都熬走了,等客户资源都在自己手上了的时候,亦还是能挣钱,“剩者为王”吗。但别忘了:
1、2005年的20万和2022年的20万,不是一个概念。
当年我努奋斗干1年,就能够攒到在顺德买一套房子的首付。
但此刻?怕是得5年打底,力争3年。假如在上海、深圳等地区,更加是一生都不敢想。
2、“干久了”到底是多久?5年还是10年?
在短视频平台上搜“副业”或“挣钱”,出来的都是:
7个副业项目,帮你每月多赚3000;
17岁月入数万,经济独立我来教你;
听歌亦能挣钱,一月挣了8000多;
大学生月入10W,两年存了2000万;
在这种快节奏的信息轰炸下,有多少人能够忍受得了5年、10年的前期煎熬?
我看过一档综艺节目,一个在西安开面店的大爷,别看店小不起眼,大爷挣的钱能够在西安买房子,况且还是大房子。
但说起自己带过的徒弟,大爷心里起始发苦,说开面店真的能挣钱,但不晓得为何,无一个徒弟能够保持下来。
即使有一个之前当兵的徒弟,算是比较能吃苦了吧,亦只干了半年,伴侣过来招呼一声就跟着跑了。
看到这一段,我的心里亦有些发苦,在过往三个很强的红利期(以广交会为表率的线下展会、以阿里巴巴为表率的线上平台和B2C跨境电商)都过去之后;
此刻外贸行业的挣钱速度和前期需要吃的苦,估计和大爷的面店差不多。
假如一个行业无青年人的加入,无鲜嫩血液的流动,无优秀人才的留存,你觉得这个行业还能剩下多少生命力?
经常有人问我“外贸这行有无前途”,我都是自信心满满地回答“只要挖得深,当然有前途”。
可假如从人才流失的方向看,我觉得形势不容阳光。
假如全部行业再这么发展下去,不可够实现某种商场模式的变革,将来的传统外贸肯定没戏。
但假如无人才的弥补和留存,又怎么能够实现行业的变革呢?
这种缓慢生命力的流失,将会是咱们行业中人最大的挑战。
那样,咱们该怎么办?
01
我始终相信李嘉诚先生的一句话:取势,明道,优术。
势是大势、趋势;道是本质、规律;术是能力、办法。
“势”不对的话,“道”和“术”再强都是事倍功半。
就好似假如咱们是一家火柴厂的老板,咱们能够深耕更好开拓客户,科研怎么降低火柴的成本、加强火柴的性能、加强生产的效率和减少额外的损耗;
可是在大众都已然不怎么运用火柴而是打火机的现实环境中,咱们的奋斗又有多少价值呢?
分享一个我在《创业者白皮书》中举过的例子。
在一条食街上有两家粤菜餐馆,两家餐馆的菜式都差不多,像避风塘炒蟹这般的经典菜式,你在A餐馆能吃到,在B餐馆亦一样不会落下。
A餐馆的老板对此很苦恼,假如一家做粤菜一家做川菜,相互之间并不会有太直接的竞争关系。
但同一条街上的两家餐馆都做粤菜,况且菜式还差不多的话,那竞争味道就很显著了。
想来想去,A餐馆的老板重金聘请了一位新东方学艺归来的厨师;
每日的工作便是做制品开发,不管是老制品上加新创意(譬如给菜式加点金箔啥的)还是原创新菜式。
果然,A餐馆的差异化一下子就立起来了,就算B餐馆想抄亦不是一时半会能实现的。
于是本来在A和B餐馆之间徘徊选取的食客,此刻大都数都会选取A餐馆。
A餐馆老板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上个月还笑嘻嘻地喜提了一辆最新款的奔驰730。
不久后,政府在新城区新规划了一起地做美食城,邀请A餐馆入驻,A餐馆老板摇摇头,说“老店便是要老才有感觉”;
美团邀请A餐馆入驻,A餐馆的老板亦摇摇头,说“顾客都是冲着我家菜品来的,不需要平台抽我25%的佣金”。
结果三年之后,线下的人流慢慢地被新城区的美食城吸引走,线上的流量亦慢慢地被网络上的网红打卡店拉走。
最后还会去A餐馆的,就只剩下专门奔着她们家去的老顾客了。可再好吃的东西,吃几年亦会腻,亦会想要寻求新口味。
于是渐渐地,A餐馆的生意越来越差,直到厨师亦离开的那一天,A餐馆的老板不得不宣布生意经营不下去了,关张了事。
请大众来思考一下,在这个案例里面,取势、明道、优术分别是什么呢?
把菜式做得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好,是优术。
把握别人无把握的能力,做出别人做不出的菜式,是明道。
看到餐馆将来的经营方向,寻求下一个盈利增长点,在于取势。
这个道理在职场行业亦同样,以营销为例。
优术,你能够理解为把握各样各样的营销话术和营销工具。
明道,你能够理解为把握话术和工具的底层规律,例如尼尔.雷克汉姆的“采购三段论”以及其衍生的各样科学思维和办法。
让自己即使去到区别的行业,从事区别的制品,亦能够复制应用。
至于取势,即使你营销能力再强,去到一个日益式微的行业,又能够得到多快速的发展,取得多高的成就呢?
例如当前这个年代,还在博客码字的人,就肯定比不外玩短视频的人。
年纪越大,越要拥抱变化。
02
拥抱变化并不寓意着寻求转行,最少并不是马上寻求转行。
假设自己数年工作积攒的经验和资源都是在国际贸易行业,难道我还能转型去做互联网或金融?
例如我在毕业第二年的时候,辞职跑到广州做了一个谁都无想过的生意:互联网送餐。
让写字楼里的社畜经过网络给我点外卖,至于食品制作则外包给几家区别的餐馆,而后由我负责配送。
这个生意好吗?当然好,大众瞧瞧此刻的美团就晓得了。
然则,这门生意我干了两个月就倒闭了。
原由很简单:想法再好,然则我当时既无餐馆的资源,亦无地推的能力,又不具备互联网的技术,怎么做下去?
这个世界是非常公平的,即使再好的行业,亦仅有你善于的东西才可挣到钱。
分享一个真实出现过的案例。
2000年上下,我的父亲在小区楼下开了一家网吧。
一起始的时候生意确实挺红火,由于当时个人电脑尚未普及到家庭,大众又有剧烈的上网需要,算是行业赋予的红利。
但我的父亲之前只是一个端铁饭碗的人,平常技能亦都集中在财务会计行业,开网吧纯粹由于他爱好电脑,针对宣传、运营和管理一窍不通。
于是,竞争对手显现的时候,在更大规模更好体验更高配置乃至更低价格的网吧显现的时候,生意立刻变得惨淡了起来。
幸好,开网吧针对他来讲只是一个副业,这一次失败并无给家庭带来伤筋动骨的影响。
因此,在无积攒足够的资源和能力之前,请不要贸贸然转行。
正如同我在「门徒圆桌」分享过的“圆规法则”,咱们的职场人生就好比圆规,一只脚是专业,一只脚是行业,仅有任何一只脚踏准了踏稳了,另一一只脚才可随便动。
这亦寓意着,在换行业之前,请首要保证咱们足够专业。况且这种专业,不可是“技能”层面的专业,而必须是“能力”层面的专业。
技能层面是什么意思?就好似伴侣前些天吐槽“有些面试的人一开口就问机构有无做阿里,难道无阿里就不懂得做外贸了吗”。
“精通阿里巴巴国际站的操作”,这便是技能层面。
但假如是“经过科研阿里巴巴国际站的规则,培养了自己的洞察能力”或“经过操作阿里巴巴国际站,培养了自己的海外运营能力”,这便是能力层面。
两者之间的区别重点在于前者常常会被框在一个限制区域内,而后者是能够跨行业复制的。
就像一个U盘,今天插在win7上能够打开,明天插在win10上亦同样能用。
例如我,我在营销岗位上所累积的能力,在我后来担任采购岗位、运营岗位、管理岗位亦同样用得上。
在咱们于某个行业/行业的职业生涯走向终结之前(乃至春秋鼎盛之时)培养能够复制到其他行业/行业的能力。
这个和英国管理学家查尔斯.汉迪提出的“第二曲线”是一样的道理。
请不要一把年纪时,才发掘自己除了操作阿里巴巴外,什么都不会。
03
假如你问我跨境电商人和传统外贸人最大的区别,我的观点是:传统外贸的从业者,太闭塞了。
曾经参加过几场跨境电商圈的活动,我发掘她们真的好活跃!
活动多,组织多,人员亦多,除了自己做什么制品不聊之外,其余的什么都能交流。
但反观咱们?
有多少老板会在闲下来的时候找同行聊一聊接下来还有什么生意好做?
有多少人会在参加线下活动时跟周边的人相互交换一下名片拓宽圈子?
有多少人连网络上随手可得的文案都不看却整天抱怨外贸越来越难做?
我一起始还以为这种区别重点源自于年龄,毕竟跨境电商从业者广泛是80后和90后,而传统外贸从业者广泛是70后和80后。
但后来我发掘这种区别和年龄无关,纯粹便是思维和信息的闭塞。
毕竟跨境电商圈的大本营在思想开放的深圳,而传统外贸的从业者却遍布全国各地;
尤其针对深处内陆地区的人来讲,信息的闭塞直接带来了思维的闭塞。
然则,这不该该作为咱们止步不前的借口。
钟南山说:“什么叫做老?重点不是年龄,而是当这个人不想学新东西的时候,就真的老了。”
自从2015年败兴,我机构就始终在践行“谦虚务实、勤于思考、勇于变化、乐于分享”的价值观。
其中“勤于思考”的意思是:人能够无学历,但不可无学习。
不是所有人都是学习的料,然则否愿意学习,表率了一个人的思想开放程度。
思想上的“勤”,能够弥补所有的拙。
“勇于变化”的意思是:这个世界独一不变的便是“变化”,每时每刻咱们都得准备着踏出舒适区;
这并不是一件让人愉悦的事情,因此呢咱们不需求“拥抱”,咱们需求“勇敢”,不故步自封,不自我满足。
请不要“30岁就死了,只不过80岁才埋”。
最后
不晓得大众有无发掘,咱们从未像今天这般,如此关心世界局势的变化。
过往做外贸,咱们只需要关注两件事情:原材料成本和人民币汇率。
但此刻,
咱们得关心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与摩擦;
咱们得关心俄乌双方的冲突与谈判进程;
咱们得关心全世界各国的疫情状况……
原由在于咱们压缩到极致的利润水平和脆弱的收入结构已然不足以经受来自外界的风吹草动。
承认与不承认都好,外贸这一行正在出现不那样让人喜闻乐见的变化。
无论民营企业还是从业人员,根据之前的路子走下去,日子只会越来越艰难。
我的同事说过:“老办法是做不出新成绩的。”
这便是为何我从去年起始奋斗将「门徒圆桌」的标签从原来的“国际贸易”向“创业”推进。
出版的书籍从《外贸大牛系列》转为《第1次做生意》,推出的内刊亦命名为《创业者白皮书》。
目的便是为了帮忙大众跳出外贸的小圈子,培养“第二曲线”,实现主业-兼职-副业-创业的完整链条,走向”创造终生事业“的大平台。
在这个过程其中,外贸只是其中一个手段,但不可作为独一的手段。
从本来纯粹供给知识,扩大为除了供给知识外,还供给信息、资源、能力和利益的交流圈子。
亦算是身为行业中人的我,在日前这种繁杂形势下,为大众做的一点小小贡献吧。
最后,4月1日(亦便是明天)8点,「门徒圆桌」价格将从495元涨到545元。
从2018年运营到此刻,已然经历了4年多。在这4年的时间里,资源和原创内容连续升级:
况且, 此刻最后这个时候加入/续费,仅需要付9.9元的运费,还能够免费得到价值99元的《创业者白皮书I》:
种一棵树最好的机会是十年前,其次是今天。
更何况,咱们支持三天无理由退款。
进来瞧瞧,不合适再走亦不迟。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