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美”,要了小冉姑娘的命。
这位想做“网红”的姑娘在杭州华颜医美公司做抽脂手术,术后大面积感染,最后去世,诱发各界对医美行业的深度拷问。
近年来,消费者对医美项目的需要日益旺盛,从无需动刀的针剂美容到开刀削骨的“塑型”术,都吸引了不少爱美者的参与。
《2021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发展科研报告》指出,2014-2020年,我国医美市场规模从501亿元增长至1795亿元,年化增长率达24%上下。非手术类的轻医美项目复购率高,危害较低,调节幅度小,市场占比持续提升,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
“水光针”做为轻医美的表率性项目,在行业大风骤起之时,将目的用户从本来的有钱人转向为公众,开启了对普通消费阶层的“收割”之路。
问题是,它能让人安心吗?
自己在家就能打?
记者打开美团、公众点评、医美App搜索“水光针”,制品价格从数百元到上万元不等,价格差距很大。令人震惊的是,记者发掘不少商家打出了168元、199元一支的超低价。
“6·18时期还有商户推出过99元的水光针,连成本价都不到。”医美博主“变美达人多多”告诉银柿财经记者,“一般一支正品的水光针,出厂价就要好几百元。”
多多帮记者算了一笔账:一支玻尿酸水光针的成本包含玻尿酸原料成本+人力成本(大夫)+材料成本(消毒、麻药、针头等)+仪器损耗+营销成本。“咱们就算消毒、麻药和针头的成本是100元,再加上水光针剂的原料价格,最起码亦要500元上下,这还不算机打的设备费和人工费等。”
和低价营销比起来,美妆博主等网红的带货视频更令人“瑟瑟发抖”。
“自打水光教程,超仔细。”在B站、小红书等平台搜索水光针,各样自打水光针的经验贴和教育视频屡见不鲜。
“水光针的操作门槛越来越低了。”多多告诉记者,“纯水光的药品,放在设备上直接就能打。”
“在十年前,水光针只能手打,效果重点依赖大夫技术,如今的水光针能够机打,设备的操作亦越来越方便,只要有设备,乃至不需要什么经验的护士就能够操作。”
相针对手打水光来讲,机打的效果更加稳定、耗时短,但漏药状况会比手打更严重,手打水光虽然漏药少然则耗时长、每一针的深浅度不可统一。“方便”的机打水光吸引了一大批医美的入门者。
“在机构里,大众一边打着美白针的吊瓶一边敲着键盘。”多多向记者描绘,几年前在某医美机构上班时,同事们会自己准备药针剂,而后找护士来上门打针,这般的现象在此刻亦并不少见。另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此刻有有些医美护士的拼单群,你能够自己准备药让她们打,然则这种状况你是要自己负责的,她们只负责打,药物的真假她们不负责。”
打水光针的门槛已然这么低了吗?
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律师杨吉告诉记者,仅有拥有《医师资格证》《医师执业证》的人才有资格注射水光针和瘦脸针,否则在实践中,会被认定为违法行医,倘若连续被查处三次,可能会触及入刑。
从事小型医美公司的专业人士曹英(化名)暗示,在中国,玻尿酸注射剂被认定为Ⅲ类医疗器械,监管较严格,日前国内获准注册的仅有不到30个制品,触及不到20家机构。
艾瑞咨询发布的《2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表示,2019年,中国具备医美资质的合法公司约1.3万家,仅占行业的14%,违法开展医美项目的美容院和美甲店数量超过8万家;同期,中国医美合法医师占比仅为28%,违法从业者数量超过10万。
显然,“网红”们推崇的自打水光针,基本上都在“违法行医”的范围内。“即使违法成本昂贵,在利益的驱使下,还是有非常多无资质的医美公司趋之若鹜。”多多暗示,无资质的公司为了追求利润,不仅不会引进拥有医师资质的人才,乃至会不吝运用低成本假货。
曹英暗示:“日前这些缺乏资质的工作室仅有受到举报才会有关联分部进行管控,倘若无举报者,她们基本上处在一个两不管的状态,由于它既无工商资质亦不是医疗公司,工商局和卫建委都没法对其进行监管。”
令人“不安”的超低价与“DIY”式的自打教程,持续压低着水光针的门槛。而水光针市场低门槛的由来,要从其原材料玻尿酸的产业链说起。
原料厂商的超高毛利率
1934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名教授首次从牛眼中分离出了玻尿酸,此后便开启了玻尿酸长达半个世纪的征程。
1985,日本著名打扮品机构资生堂实现了技术突破,大大加强了玻尿酸的产量,价格亦起始逐步下降;受到日本的启发,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玻尿酸生产过程亦取得了突破发展,至此玻尿酸起始走向平民,实现“阶层跨越”。
按照爱美客招股书表示,2017年到2019年,其玻尿酸成本在14万元/千克上下,相比早前大幅降低,而在上世纪90年代技术突破之前,玻尿酸的成本价为10万美元/千克。
此后,技术壁垒和监管门槛让玻尿酸的原料市场变成为了卖方市场,卖方持有强大的话语权。莫娜丽莎玻尿酸品牌总代理眭凯琳告诉记者,“日前医美行业的利润重点集中在上游厂家,低价水光对正规的医院医疗公司来讲只能算是用低价获客的手段,基本上是亏本抢市场。”
按照东亚前海科研所的科研报告指出,上游医美药械制造的进入门槛相对较高,重点包含注射性材料如玻尿酸、肉毒素等生产,还包含激光治疗仪、射频治疗仪等设备生产。在医药行业严格的监管政策之下,上游企业的进入门槛较高,重点在于制品开发、注册、获准及大夫、消费者信纸霸占等需要较长周期,且现周期国内医美上游的参与者数量较为有限。
在产业链里的话语权,为玻尿酸原料厂商带来了超高毛利率。例如爱美客主打的两款玻尿酸制品,爱芙莱和嗨体,毛利率都在逐年增长并维持在很高的水平。按照爱美客的财报表示,2017年到2019年,爱芙莱的毛利率分别为84%、87%和90%,嗨体则为90%、90%和93%。
曹英告诉记者,一支小小的玻尿酸注射剂,消费者买到的价格可能是3000到5000元不等,其中原材料厂商的成本仅有20元〜40元,出厂价格则为300元〜400元,这中间令人惊讶的价格差,都消化在了玻尿酸庞大的产业链上,表现在了上游厂商强大的议价能力上。
关于定价,眭凯琳告诉记者:“倘若厂家不进行强硬控价的话,医美公司是有自主的定价权的,倘若厂家很强势,公司的定价权就会受到限制,有的厂家会需求不可小于进价营销,但日前来看这般的厂家还是比较少的。”
但这种情况亦在出现改变。上游厂家的竞争加剧,营销花费正在走高。
以华熙生物(688363.SH)为例,该机构2020年财报表示,仅宣传宣传费和线上服务推广费两项就占营销花费五成以上,而营销花费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41.75%;同行业的昊海生科(688366.SH)2020年财报表示,仅市场花费和宣传宣传花费两项占营销花费总额的七成以上,而营销花费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41.71%。
眭凯琳告诉记者,“此刻品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就水光针来讲,此刻品牌越来越多,可能每隔1星期就会出来一个新品牌,因此上游厂家亦起始加入营销队伍,像华熙生物的润百颜这些都是做得比较成功的,品牌得到消费者认可后就会倒逼公司进一步采购该品牌的商品,从而实现营收增长。”
低价营销怎么挣钱?
区别于上游原材料厂商,医美公司和平台处在玻尿酸产业链下游,入局门槛要低得多,民营资本开设的整形诊所海量涌入,市场竞争反常激烈,营销手段亦就变着办法推陈出新,砸钱营销几乎是大公司的共识,成本自然转嫁在了消费者身上。
曹英暗示,一支售价3500元的玻尿酸制品,医美公司的宣传投放和营销成本能够达到2000元,占比达到60%以上,这与传统打扮品行业极为类似。然则,巨额的宣传与营销已然满足不了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低价营销作为各大公司平台吸引消费者“尝鲜”的手段。
“用成本价乃至亏本价吸引客户先打水光针,客户满意了之后,创立了信任感,自然会尝试其他制品,医美是会上瘾的,最重要的是创立客户对你的信任。”曹英暗示。
“针对有资质的大型医美公司来讲,用低价水光来进行拓客引流,非常多医院都愿意的,由于此刻的揽客成本较高,医疗美容行业的宣传规定又很严格,因此咱们只能经过线上的方式来进行宣传,这般算下来每一个新客户的成本亦要上千元,倘若一支正品的水光针就能带来一名新客户的话,那样咱们的拓客成本其实是降低的。”眭凯琳告诉记者,“客源稳定之后,最后大众会慢慢回归到医疗美容‘医疗’的本质上,因此客户体验感,包含全部效果和术后的疗效跟踪,才是一个公司将来的命脉。”
关于昂贵的营销成本,眭凯琳暗示,“新的公司缺乏客源,因此必须经过有些极端的方式去做线上的引流,包含宣传的露出。”
然则,各大平台推出的低至百元的水光针制品是不是靠谱,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均不置可否。“只能说要提醒消费者,看清公司的关联资质。”曹英暗示。
此前,央视财经曾报告,“水光针”的正品率仅三成。对此,多多告诉记者:“假货的成本和正品和是远远不可比的。超低价就两种状况,要么是医美公司亏本获客,要么便是假货。”
“假货”亦分为好几钟。“一种是垃圾品,便是从国外代购回来,无经过国家CFDA的认证,但国外是认可的;第二种便是有些‘三无黑作坊’生产出来无批次的假药;还有一种办法,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掺入生理盐水。”多多暗示,这些都是商家降低成本的办法。
按照中国美容整形协会每月发布的舆情报告来看,报告期内,全网发掘违法购买或营销假货、垃圾品的关联信息27条。
多多在体验“精灵耳”整形。
前赴后继的“卖家”和消费者
水光针利益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哪些负责给消费者“种草”的“网红”。
青年人陷入外貌焦虑时,最简单的办法,便是相信看起来光鲜亮丽的“网红”们。
多多便是这般一名“种草者”。她告诉记者,“做医美能立竿见影地看到自己变美,我此刻以此为职业,把自己的变美的经验分享给粉丝,让粉丝不像我当年同样走这么多弯路。”
多多有10年的医美整形史,亲身体验过50种医美项目。就在不久前多多还与品牌方合作去体验了“精灵耳”手术。做为“变美达人”,多多在多家平台上有着为数众多的粉丝。
像多多这般奔走在医美前线的网红博主并不在少许,在医美宣传管控愈发严格的状况下,“网红”流量加持正作为医美行业必经的营销之路。
但这种“种草”式营销同样缺少监管。曾有某医美团购平台被爆出合作的医美公司无营业资质,而这里之前,已然有一大批“网红”替平台进行了宣传引流。
谈到医美的副功效时,多多暗示,“就像咱们吃感冒药同样,任何口服的药品都会有副功效和它的不良反应,更何况医疗美容。”
“随着‘95后’、‘00后’逐步进入消费市场,医美将被更加多人接受。”眭凯琳对记者说,“我15岁的女儿前两天还跟我说想要去垫个鼻子,在将来医美的市场只会越来越大,并且逐步向精细化赛道划分。”
“医美只是一种变美丽的手段罢了,它和咱们去烫发,染发没什么区别。”常年去做光子嫩肤的小吴向记者说。这种观点作为医美人群中的广泛观点。
对变美的需要和消费心理为医美行业带来连续性的市场扩张。但在所说的“精细化赛道”显现之前,安全,将是这个市场没法回避的、乃至是致命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