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音频,一块聆听↓
从北京飞往拉萨的途中。新华社记者 董琳娜 摄
从北京到拉萨,有多远?
在我接到援藏通告前,其实从没想过这个问题。
时间回到2021年春节前。
11月的北京,新华通讯社大院。 新华社记者 董琳娜 摄
当我看到单位招募援藏记者的通告后,内心蠢蠢欲动。
西藏是我心中始终向往的远方,而2021年又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在这般一个有特殊道理的时候,倘若能做为援藏记者去西藏,亲眼见证那里70年发展的辉煌与成就,该是多么幸运和荣幸啊!
带着忐忑,跟先生商量申请援藏的事儿——毕竟我走这一年,家里的担子就要更加多地落在他的身上了。没想到,先生很支持我的决定。
就这般,我毫不犹豫地报名了。
援藏通告火速就下来了,距离我出发仅有短短一个星期的准备时间。
激动过后,一股离愁别绪亦涌上心头。毕竟,上有老下有小。我一个当妈的人,一走一年,针对整家人来讲可不是件小事,既担心老人的身体,又得操心娃的学习。
好在先生给力,和我一块先做通了老人的思想工作。
一天夜晚,整家人在吃饭,我对8岁的儿子说,妈妈要去西藏工作一年,你愿意当妈妈的好队友,一块支持妈妈吗?没想到儿子直接否定回答:“我不愿意!我不让妈妈去!”说着,竟哇哇大哭起来。原来,他还记得之前看过的电影《孔繁森》。
尽管老大不情愿的,可是在整家人的安慰和耐心解释下,小伙子最终抹干眼泪,还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展现出一个小男子汉应有的坚强。
爸爸说,这个事情就这般定了,你去吧。去了以后好好工作、好好生活,照顾好自己。咱们,你不消担心。
顿时,一向坚强的我,眼泪不争气地在眼眶里打转。我晓得,我一个人去西藏工作,身后的她们其实亦是在援藏。
走的那天是正月十五,飞机是下午两点多。早上10点多,爸爸妈妈就做好了一桌子菜,都是我爱吃的,还盛好了汤圆。本该是团圆饭,咱们家却是饯行饭。吃饭的时候,大众都无说太多话,我刻意地闲聊了些别的专题。临出门,妈妈眼圈有点红。爸妈叮嘱我说:“你啥亦不消担心,安心出发!”儿子和我说:“妈妈,我会更加奋斗学习,争取回回都考100分!”最给力的还得是我的先生,他说:“咱家有我,你就安心去吧!”
从轻轨往首都机场的途中。新华社记者 孙阳 摄
我想,这便是我“稳稳的幸福”吧!其实,不是我一个人在援藏,在我的身后还有最强大的支撑,亦是她们帮我为梦想插上了翅膀。
人总要怀有美好的盼望,不是吗?带着忐忑,带着期待,我出发了。
航班即将降落拉萨贡嘎国际机场。新华社记者 司源 摄
夜晚7:30,历时4小时35分的飞行,咱们的航班稳稳降落在拉萨贡嘎国际机场。
拉萨贡嘎国际机场。新华社记者 张兆基 摄
行驶在从机场到拉萨的高速上,来接机的同事告诉我,西藏民航旅客吞吐量从2000年的53万人次增至2020年的515万余人次。贡嘎国际机场此刻正在进行改扩建工程,将实现2025年机场旅客吞吐量9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8万吨的目的。
想起,来之前翻阅相关西藏的书籍。1300数年前,唐朝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从长安(今陕西西安)沿唐蕃古道到达拉萨,产生了深远影响。而直到70年前,旧西藏仍无一条正规的公路,进出藏可谓道阻且长,一切运输全靠人背畜驮。因此有人说,蜀道难于上青天,是一重天,而青藏高原,则是九重天。
拉萨至山南沿途的公路桥梁。新华社记者 董琳娜 摄
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青藏高原上演着交通发展从无到有,从单一到立体的奇迹。1954年12月25日,康藏(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作为进出西藏的两条“大动脉”。2006年7月1日,全长1956千米的青藏铁路(西宁至拉萨)建成并全线通车运营,西藏结束了不通铁路的历史。2020年12月,复兴号列车首次驶上青藏高原。这次进藏我乘坐的航班,是西藏已然开通的130条航线之一。
余晖中的布达拉宫。新华社记者 孙阳 摄
从北京到拉萨,有多远?
是3004千米,
是4小时35分钟,
亦是我追逐梦想的距离。
出品人:孙志平、沈虹冰
制片人:幸培瑜、罗布次仁、罗博
策划:吴炜玲、曹健
统一:韩曦乐、张京品、董琳娜
记者:董琳娜
编辑:赵世芸
海报:张宸、丹增努布、旦增尼玛曲珠
制作:新华FM工作室
新华社音视频部 西藏分社
联合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