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链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回复: 5

历代传诵,千古奇文,《古文观止》精选九篇

[复制链接]

2990

主题

220

回帖

990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099172
发表于 2024-9-25 13: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文观止》300年来流传极广、影响极重,在许多古文选本中独树一帜,鲁迅先生评估《古文观止》时认为它和《昭明文选》同样,“在文学上的影响,两者都同样的不可轻视”。

桃花源记

魏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间隔 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赏析:

本文经过对桃花源的安定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文案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做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化的世界。在那里,一切都是那样单纯,那样美好,税赋,战乱,沽名钓誉,勾心斗角。乃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样平和,那样诚恳。导致这一切的原由,作者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信息:原来归根结底,是由于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阴暗、战乱频繁、流血持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讲,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案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经过对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阴暗现实的一种精神拜托,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桃花源中的家庭多为主干家庭(三代同堂),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男女”、“黄发”、“垂髫”这三个词便能够看出此点。

文案的结构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非常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倘若一开头便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陋室铭

唐代: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能够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赏析:

铭是古代一种刻于金石上的押韵文体,多用于歌功颂德与警戒自己。明白了铭的意思,就明白了题意,作者托物言志,经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的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中心,实质便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水能够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样居处虽然简陋,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便是说陋室由于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能出名,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样陋室当然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此种借力打力之技,实为绝妙,可谓作者匠心独具。尤其是以仙龙点睛山水,构思奥妙。“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引论铺下了基本点出了陋室不陋的原由,其原由是德馨二字。

这里点看出,作者写此随笔是经过反复思考的,绝对不是一时的灵感冲动。绝句能够是灵光乍现,而连接无暇却是平时的功底累积与反复推敲了。4—7句刁难下祭出此文,并将其刻于石上,拥有剧烈的针锋相对的性质。从全文的写作手法来看,通篇以“比”的手法一气呵成,而不是烘托。那样“苔痕”和“谈笑”二句到底在说什么呢? 青苔在石阶上(照样)绿意盎然,野草在荒地里(依然)郁郁青青。言下之意是什么呢?我刘禹锡在哪里都不改本色,我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你们这些)无学之辈。作者以青苔和野草来比喻自己独立的人格,这是气节的写照,是不屈的宣言。

倘若说本文的1~3句是一种铺垫,那样4~7句则进入了真正的对抗。作者以诗通常优美的语言展示了自己的铮铮傲骨,同期对势利小人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者借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作类比,引出自己的陋室,及人为自己的榜样期盼自己能如同她们同样持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同期暗示了陋室不陋。实质上刘禹锡这般写还有另一层深意,即诸葛亮是闲居卧龙草庐以待明主出山。而扬雄呢?却是淡薄于功名富贵,潜心修学之士,虽官至上品,然他针对官职的起起落落与金钱的淡泊,却是后世的典范。作者引用此二人之意,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处变不惊、处危不屈、坚守节操、荣辱从容的意思。既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又想逢明主一展抱负,若无明主,甘于平淡的那种志向吧。这结合作者官场的起起落落,是比较符合实质状况的。

结句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引古人之言, 收束全篇, 说明陋室“不陋”。表达了他对当时封建礼教的最高道德品质的追求。用圣人肯定的操守来规范需求自己,便是刘禹锡对自己的道德品质的最高需求这般的结句,不说其中的内容是何种意思,但结合题意,却是妙手天成。由于封建礼教是以儒家的道德标准为最高道德标准的,孔圣人的肯定,就为他道德品质的论注下了最好的结论,论文当有论据,而引孔圣人言做为论据,无疑在当时是最好的论据,充分而不可辩驳。

岳阳楼记

宋代: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具 通:俱)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隐曜 一作:隐耀;霪雨 通:淫雨)

至若春和景明,波涛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忧,退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赏析:

《岳阳楼记》全文有三百六十八字,共六段。

文案开头即切入正题,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以“庆历四年春”点明时间起笔,格调庄重雅正;说滕子京为“谪守”,已暗喻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设伏。下面仅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篇文字的导引。

第二段,格调振起,情辞激昂。先总说“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设定下文写景范围。以下“衔远山,吞长江”寥寥数语,写尽洞庭湖之大观胜概。一“衔”一“吞”,有气势。“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言水波壮阔;“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概说阴晴变化,简练而又生动。前四句从空间方向,后两句从时间方向,写尽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前人之述备矣”一句承前启后,并回复前文“唐贤今人诗赋”一语。这句话既是谦虚,暗含转机,经“然则”一转,引出新的意境,由单纯写景,到以情景交融的笔法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从而构出全文的主体。

3、四两段是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像两股区别的情感之流,传达出景与情互相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

第三段写览物而悲者。以“若夫”起笔,寓意深长。这是一个诱发议论的词,又显示了虚拟的情调,而这种虚拟又是对无数实境的浓缩、提炼和升华,颇有典型道理。“若夫”以下描写了一种悲凉的情境,由天气的卑劣写到人心的凄楚。这儿用四字短句,层层渲染,渐次铺叙。淫雨、阴风、浊浪构成为了主景,不仅使日星无光,山岳藏形,使商旅不前;或又值暮色沉沉、“虎啸猿啼”之际,令过往的“迁客骚人”有“去国怀乡”之慨、“忧谗畏讥”之惧、“感极而悲”之情。

第四段写览物而喜者。以“至若”领起,打开了一个阳光灿烂的画面。“至若”尽管是列举性的语气,但从音节上已变得高亢嘹亮,格调上已变得明快有力。下面的描写,虽然仍为四字短句,色调却为之一变,绘出春风和畅、景色明丽、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更有鸥鸟在自由遨游,鱼儿在欢快游荡,连无知的水草兰花充满活力。作者以极为简练的笔墨,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图,读之如在眼前。值得重视的是,这一段的句式、节奏与上一段大体相仿,却另有变奏。“而或”一句就进一步扩展了意境,加强了叠加咏叹的寓意,把“喜洋洋”的气氛推向高潮,而“登斯楼”的心境成为了“宠辱偕忘”的超脱和“把酒临风”的挥洒自如。

第五段是全篇的重心,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寓意。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忽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便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古代的仁人,就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要求的变化动摇。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忧,退忧”。这似乎有悖于常理,有些难以置信。作者就此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结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悲凉慷慨,一往情深,令人感喟。文案最后标明写作时间,与篇首照应。

本文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岳阳楼记》的著名,是由于它的思想境界崇高。和它同期的另一位文学家欧阳修在为他写的碑文中说,他从小就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见《岳阳楼记》末尾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一辈子行径的准则。孟子说:“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已作为封建时代许多士医生的信条。范仲淹写这篇文案的时候正贬官在外,“处江湖之远”,本来能够采取独善其身的态度,落得清静愉快,但他提出正直的士医生应立身行一的准则,认为个人的荣辱升迁应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勉励自己和伴侣,这是难能可贵的。这两句话所表现的精神,那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无疑仍有教育道理

醉翁亭记

宋代:欧阳修

环滁皆山。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名之者谁?太守自谓。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区别,而乐无穷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停者,滁人游。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苍颜白头,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

赏析:

文案第1段由“醉翁亭”引出“乐”字,点出全篇主旨“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第二段详细描写山中朝暮与四季景物的变幻,写出了自然山水之乐。第三段详细描写游人的和平恬静以及宴游的欢快喧闹,写出了滁人游山之乐和太守宴游之乐。第四段以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在议论中含蓄点名自己的思想感情。

本文在写作上特别有特殊:无论是写景写人都能抓住特征,山间朝暮四时之美景、滁人扶老携幼之游乐、太守醺然之醉态恍若图画呈此刻眼前,精炼却形象;句法上海量运用骈偶句,并夹有散句,既整齐又富有变化,使文案越发显出音调铿锵,形成一种骈散结合的独特风格。又多用判断句,层次及其分明,抒情淋漓精致“”、“而”的反复运用,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使读者在诵读中得到美的享受。

前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坏处,此诚危急存亡之秋。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体积,悉以咨之,而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叫作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因此兴隆;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因此倾颓。先帝在时,每与臣论这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劣,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小心,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受命败兴,夙夜忧叹,恐委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因此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堪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赏析:

《出师表》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格。

三国时期,曹魏国力最强,孙吴次之,而蜀汉最为弱小。当刘备病卒于白帝城(今重庆奉节县东)时,他留给诸葛亮的是内外交困的局面和一个年幼无知、扶不起来的接班人。在这种危难关头,诸葛亮以丞相府的名义承担了蜀汉的所有实质责任,对内严明法纪,奖励耕战;对外安抚戎羌,东联孙吴,积极准备北伐曹魏。经过几年的奋斗。蜀国力量有所加强,呈现“国以富饶”“风化肃然”的局面,于是诸葛亮率军北驻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市),以图中原。就当时形势分析,且不说蜀魏两国实力悬殊,仅“劳师以袭远”这种策略是兵家之大忌,但诸葛亮仍坚持铤而走险,(先后六次统兵伐魏)并表现出百折不回的意志,其基本原由是北定中原、兴复汉室是先主刘备的遗愿。后主刘禅尽管昏庸无志,诸葛亮还要竭忠尽智地辅佐他,尽管刘备有“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遗诏,他不存半点僭越之心,由于后主是先主的遗孤。“此臣因此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这是读葛亮出师北伐的精神力量,是他后半生所有活动的精神力量。《出师表》正是在淋漓尽致地解剖了这种精神的实质从而表现出这位社稷之臣的所有品格这一点上,表示了它独特而巨大的感染力。诸葛亮的忠肝义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精神,在封建社会里被视为臣子的大节,广泛受到推崇:而当国家处在危难关头,这种精神更焕发出强大的感召力,如文天祥在《正气歌》中所赞颂的“时穷节乃现”,“鬼神泣壮烈”,一封奏疏能千百年被视为“至文”而流传不朽,重点原由这儿

因为此文是奏章,内容是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向刘禅描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的主张,因此呢全文以议论为主。因为诸葛亮要让刘禅晓得创业的艰难,激励他立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因而文中兼叙了自己的身世和追随先帝的原由以及以身许国的经过。又因为诸葛亮对刘氏父子无限忠诚,披肝沥胆相待,因而言词充满着殷切期望之情。全文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详细地说,前部分重在晓之以理,后部分重在动之以情。总的是以议论为主,融以叙事和抒情。全篇文字从作者肺腑中流出,析理透辟,真情充溢,感人至深。

此文的语言最明显的特点是率直质朴,表现恳切忠贞的感情。前人尤其指出在六百余字的篇幅里,先后十三次提及“先帝”,七次说到“陛下”。“报先帝”“忠陛下”思想贯穿全文,处处不忘先帝“遗德”“遗诏”,处处为后主着想,期望他成就先帝未竟的“兴复汉室”的大业。全文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每句话不失臣子的身份,切合长辈的口吻。清朝丘维屏说“武侯在国,目睹后主听用嬖昵小人,或难于进言,或言之不省,借出师时叮咛痛切言之,明白剀切中,百转千回,尽去《离骚》幽隐诡幻之迹而得其情。”屈原是在遭谗毁、被放逐的处境中写出《离骚》的,因而采取幽隐诡幻的表现手法。诸葛亮处境跟屈原正相反,但《出师表》感情充沛的特点和所表达的忠君爱国之情却是一脉相通的,率直质朴的语言形式是和文案的思想内容统一的。此文多以四字句行文,还有有些整齐工稳的排比对偶句式,如“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表现了东汉末年骈体文起始兴起的时代风尚。此文有海量合成词,是出于诸葛亮的首创,不少词经诸葛亮的提炼,后来都用为成语,如“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作奸犯科”“苟全性命”“斟酌损益”“感激涕零”“不知所云(言)”等。

师说

唐代: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因此传道受业解惑。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久矣!欲人之无惑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因此为圣,愚人之因此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说传其道解其惑者。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医生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道类似。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可及,其可怪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罢了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理解韩愈以儒家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目的便是要恢复自孟子后已“失其传”的儒家道统。正由于如此,他把“传道”视为教师最重要是最基本的任务。“受业”“解惑”,都与此相关:“业”即“道之文”,指以“六艺经传”为表率的儒家经典;而“解惑”是为了“明道”。由此可见,“师道”是贯穿全文的主线,“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个判断便是以上内容的高度概括。

对“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可及,其可怪欤!”的理解。

有人认为这句话反映了韩愈轻视劳动人民的阶级偏见。但有人认为不可这般看,由于这句话所在的第2段,都是贬斥上层“士医生之族”,褒扬“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古之圣人”的,“君子不齿”句的主语“君子”,指的是韩愈贬斥的上层“士医生之族”,而不是韩愈自己。韩愈在文案里一再用“君子”“士医生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古之圣人”对比,贬前者,褒后者,当然不会把自己加入所说的君子中,所以“君子不齿”只是对耻于从师的君子的讽刺,而对“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轻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因此传道受业解惑

赏析:

劈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断,紧接着概括指出师的功效“传道受业解惑”做为全文立论的出发点和依据。而后句句顶接,推论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同期,一开头郑重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就隐然含有对“今之学者”不从师的批判寓意,很自然地为第二段埋下了伏笔。本句翻译时要重视“者…………”和“因此”在句式中的含义和功效

运用:(翻译)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罢了

评析:这一句是在前文已用老师的职能作出了理论论证和用孔子言行作了事实论证之后,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得出了进一步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深化,是对士医生之族耻学于师的进一步批判。说明了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能够相长的。这一句由“是故”引出,用“如是罢了”结尾,化繁为简,既显见解的深辟透彻,又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气势。

杂说四·马说

唐代:韩愈

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亡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叫作。(祇辱 一作:只辱)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是马,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马者 通:)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可尽其材,鸣之而不可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

赏析:

《马说》是一篇说理文,似寓言而实非寓言,用比喻说理却并未把所持的论点正面说穿,把个人意见强加给读者。经过形象思维来描述千里马的遭遇,提出事实,省却了讲大道理的笔墨,作者利用了古汉语中虚词(语助词、感叹词和连接词),表现出一唱三叹的滋味和意境。伯乐的典故几次被韩愈引用(见韩愈所作的《为人求荐书》及《送温处士赴河阳序》),可见韩愈命运的坎坷。

《马说》的第1句是大前提:“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这个命题不合规律由于存在决定认识,伯乐善相马的知识和经验,必须从社会上(或说自然界)存在着海量的千里马身上取得,而后逐步总结出来的。因此有人认为韩愈这句话是本末倒置,是唯心主义的。从唯物主义原则来看,这句话是错误的。韩愈把它做为语言,却是发人深省的警句,是名言。由于世上有伯乐这种知识和本领的人太少。于是作者在下文正面点明主旨,把千里马的无限委屈倾诉出来。正因为“伯乐不常有”,不少的千里马不仅找不到一个好的牧马人,而是“祇辱于奴隶人之手”,受无知小人的腌气。这些宝马亡于槽枥之间,其遭遇不幸、结果悲惨。把这些马当做千里马,千里马的死是毫无所说的了。“不以千里叫作”,包括这般的意思:连同情它们的人都,更谈不上对千里马的死暗示遗憾、惋惜和悔恨痛心了。从文案表面看,作者说得透彻,却有非常多辛酸痛楚还吐露,看似奔放,实则内涵丰富。

作者刻画“食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两相对照,既写出千里马的抑郁不平,写出不识真才者的愚昧专横。千里马在无人给它创造有利的客观要求时,有时欲一展所长却有力无处使,最后到了无力可使的程度,连一匹普通马比不上,实现不了日行千里的功能,因此呢薪水就比不上一匹“常马”。受辱和屈死就不足为奇,不会导致人们的重视了。因为食马者的原由,千里马不可恪尽职守,还会受到责难和处罚常常被痛打一顿在薪水就越加糟糕(食之不可尽其材)。表面看“食马者”不是伯乐,不懂马语,却蕴涵着怀才不遇的人面对哪些愚昧专横的统治者便是申诉无用这一层意思。

文案写到这儿,作者还觉得不足,又接着用“鸣之而不可通其意”,从“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层的刻画。使文案生动深刻,表现出作者的愤激。作者并立即谴责这种不识马的“人”,反而让他面对着千里马不懂装懂,还说“天下无马”。意思是说,这般的“人”在主观动机方面还是不错的,他并非不想选拔人才,并非求贤用贤之心,无奈贤人贤才太“少”了。明明是“人”的主观上出了问题,却把这种局面的形成推给客观要求的不如意、不睬想。眼前便是一匹千里马,食马者却对着千里马发出了“天下无马”的慨叹,认为这不外是一匹连常马不如的马。这是作者的讽刺。文案写至此处,作者立即点明主题,用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结束,把“无马”和“不知马”这一矛盾形成一个高潮。这是韩愈凝聚浓缩手法的结果。

阿房宫赋

唐代:杜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不知乎 一作:不知其;西东 一作:东西)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绿云扰扰,梳晓鬟;渭流涨腻,弃脂水;烟斜雾横,焚椒兰。雷霆乍惊,宫车过;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有不见者 一作:有不得见者)燕赵之保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可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秦爱纷奢,人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非秦;族秦者秦,非天下。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使后人而复哀后人

赏析:

从内容结构上看,此赋可分为四段。

第1段,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

开篇先用四个三字短句领起,音节紧凑,气势不凡,达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这12个字,既写出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豪迈气概,写出了阿房宫兴建营造的非同凡响,语言简练到不可删削分毫的程度,笔力千钧。接下来从全景到本体构筑,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宏伟气势,给人一个总体的印象。“骊山北构而西折”四句,写阿房宫是依着山势、就着水流而修建的,仍然明显了它利用自然、巧夺天工的气派。以下由写渭水和樊川的“流入宫墙”,自然地过渡到写阿房宫的建筑特点。其中实写了楼阁、廊檐,描绘得细致入微;虚写了长桥、复道,想像得神奇瑰丽。而后用夸张和衬托的手法,借写歌舞的冷暖,描述阿房宫“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的怪现象,陪衬出它的宏大宽广。

第二段,写阿房宫里的美人和珍宝,揭露秦朝统治者奢侈的生活,为下文的议论设伏。

先写“妃嫔”的由来,说明是“六王毕,四海一”的结果,照应篇首。作者一连用了“明星荧荧,开妆镜”等六组排比句式,写宫人梳妆打扮、“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的悲惨生活。镜如明星,鬟如绿云,“弃脂”涨渭水,焚椒兰成烟雾。这些生动的描写,既表现了宫女命运的悲惨,揭示了秦始皇生活的骄奢淫逸。“燕赵之保藏”以下,由写人的被欺辱转而写物的被践踏。在这儿,原来六国珍藏的玉石金鼎,像土块、铁锅同样堆弃着,“秦人视之,不甚惜”。

第三段,由描写转为议论,表示出作这篇赋文的本意。

先以“嗟乎”发出感叹,对比人心事理,指出“秦爱纷奢,人念其家”,从而质问道:“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接着,用了六组“使……多于……”的比喻句排比,尽情地揭露了秦王朝的奢靡给人民带来的深重劫难。经过重重铺垫,笔锋一转,让“不敢言而敢怒”的“天下之人”同“日益骄固”的统治者进行较量,结果阿房宫成为了一片焦土。

第四段,总结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教训,向当世统治者发出警告。

作者连续慨叹,情不可禁。“呜呼”之后提出论点,阐明兴亡自取的道理;“嗟夫”以下申述论据,指出爱民与长治久安息息关联。最后,用“后人”的委婉叫作谓,提醒唐统治者不要重蹈亡秦的覆辙,寓意深长。

从艺术手法上,此赋运用了以下手法。

1、想像、比喻与夸张

阿房宫毁于战火,其形制怎样,早已无人能够说清,《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见“相关资料”霍松林的《〈阿房宫赋〉鉴赏》引文)不很详。这给写“阿房宫”造成为了困难,但却给作者留下了驰骋想像的空间。能够说,杜牧在这篇赋中艺术地再造了阿房宫。无论是对楼阁廊檐的工笔细刻,还是对长桥复道的泼墨挥洒,都是出自想像。这些奇特的想像不仅不给人以造作之感,反而能带动人沿着他开辟的路径走下去,在头脑中活现当年这座宫殿的盛况。这种效果的取得,和本文运用生动的比喻、大胆的夸张有直接关系。如“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一段出于想像,既是比喻,是夸张,拥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描写、铺排与议论

从整体结构来看,此赋前两段以描写为主,后两段以议论为主。前面的描写是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的。然则,无论描写还是议论,都海量采用了铺排的手法,叙事言情,极尽其致,气势夺人,令人耳目一新。描写中铺排的例子,如“明星荧荧,开妆镜”一段;议论中铺排的例子,如结尾一段的正反述说。这固然是赋体的传统写法,但值得叫作道的是杜牧像编类书同样堆砌相同词语,而是写得不繁缛冗杂,恰到好处。

3、骈句散行,错落有致

此赋发挥了骈文的某些长处,如铺排、对偶、押韵等,但海量运用单句散行,加强表现力。如在用了“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六个四字句后,接以“盘盘焉,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一个散行的长句。这般,句子整散结合,长短不拘,节奏鲜明,更富于表现力。

六国论

宋代: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有害 ,战不善,坏处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可独完。故曰:坏处在赂秦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而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难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着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能够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赏析: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专题。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明显强调了“士”的功效。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由。只要把哪些“士”养起来,老大众想造反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能够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难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她们相继灭亡的原由不可团结一致,一起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苏洵的《六国论》区别于以上两篇。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区。从历史状况看,六国灭亡的原由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重点是政治上保守,因循保守,不注重改革,不能保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时间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苏洵对此并非不知,他在文中承认这一点:“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然而作者用意不这里,他的意图是点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由,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办法对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明代何仲默说过:“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宋朝建国后,宋太祖片面地接受唐朝藩镇割据,尾大不掉,以至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虚外实内”的政策,削弱边关的实力,调集重兵驻守京城。结果造成为了边关的空虚。辽国乘虚而入,屡犯边疆。宋太宗继位后,曾两次派兵击辽,均遭失败。后宋太宗两次进攻幽州,企图夺回幽云十六州,又遭败绩。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大兵压境,直逼澶州城下(今河南濮阳),威胁汴京开封。于是,宋与辽签定了“澶渊之盟”,答应向辽输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到了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辽再次要挟,宋只得增多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第二年(1043年),西夏来要,又是赐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人民的血汗就在这种纳赐之中,付之东流。苏洵对此痛心疾首,他借古喻今,纵横恣肆,痛陈利坏处,对当权者进行规劝,期盼其改弦易辙,加强国力,与敌斗争。苏洵的议论虽不无可商榷处,但总的立论是正确的,并且不幸为苏洵所言中:就在苏洵死后六十年,最终出现了“靖康之变”(1126年),北宋重蹈了六国的覆辙,为后起的金所灭,徽、钦二帝被俘,客死异国他乡。

《六国论》除去在立论上拥有借题发挥、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外,在论证的严密性、语言的生动性上叫作典范。第1段的规律性是非常严密的。作者开篇亮出观点:“六国破灭,非兵有害,战不善,坏处在赂秦。”开宗明义,直截了当,使读者一眼就抓住了论者的中心。而后,作者解释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这就指出了贿赂的害处,言简意赅,要言不烦。再后,作者设问:“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答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可独完。”这就使得文案规律严密,无懈可击。最后一句总结全段:“故曰坏处在赂秦。”这一段起到了“纲”的功效,后面的2、三两段实质上是围绕第1段展开的。

本文的语言生动有力。议论性的句子简捷有力,叙述性的句子生动感人。例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而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些叙述语言本身带有主观感情,还有描述的特点。作者还运用引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使语言灵活多样,加强了表达效果。本文的句式整饬有度,尤其是四字句占了必定比例,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富有节奏感。文案史实论据典型、充分,分析、对比、比喻等论证拥有很强的规律性和说服力,句式多变,感情激切,富有感染力。本文虽是史论,但作者本意不在于论证六国灭亡的原由,而在于引出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王朝放弃妥协苟安的政策,警觉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欧阳修评估苏洵的文案说:“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有所未足,今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的确如此,苏洵此文,奔腾上下,纵横出入,气势犹如江河决口。他见识深远,眼光犀利,议论精辟透彻,足警世人。无怪乎本文近千年来盛传不衰!





上一篇:300篇古文第73篇,文言文名篇,保持日拱一卒!#国学文化
下一篇:卷管机使用部件的检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63

主题

3万

回帖

991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158953
发表于 2024-9-30 06: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果然英明!不得不赞美你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37

主题

3万

回帖

991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109078
发表于 2024-10-2 21: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字句如珍珠,我珍藏这份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56

主题

3万

回帖

99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138998
发表于 2024-10-27 09: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果然英明!不得不赞美你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83

主题

3万

回帖

990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098788
发表于 2024-11-5 02: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期待我们能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12

主题

3万

回帖

991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108663
发表于 2024-11-5 05: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夸赞甜到心里,让我感觉温暖无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外链论坛 ( 非经营性网站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18 04:19 , Processed in 0.12934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