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校网络文化做为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的延伸,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育人功能。新时代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亦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要以立德树人为基本、以平台建设为窗口、以内容建设为导向、以队伍建设为抓手、以阵地建设为保证,促进新时代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发展,以期实现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目的,全面培育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 高校网络文化;立德树人;文化强国
重点内容
1、新时代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高校网络文化覆盖边界稳步延伸
高校网络文化资源优良逐步显现
高校网络文化育人效果明显提高
2、新时代高校网络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1.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受到网络文化过度商
业化的冲击
2.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内容供给和形式表
达有待优化
3.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专业队伍有待提高
3、新时代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优化发展
以立德树人为基本,创立健全合力机制
以平台建设为窗口,创新运作模式
以内容建设为导向,坚定文化自信
以队伍建设为抓手,提高运维能力
以阵地建设为保证,优化舆论空间
高校网络文化做为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的延伸,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育人功能。《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无高度文化自信、无文化繁荣兴盛就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P44)新时代,坚守高校网络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对加强大学生的中国特殊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使其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拥有深远道理。
1、新时代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做为在新时代深化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基本任务的重要内容,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注重。由中央网信办和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联合主办的“全国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推进会”已成功举办至第五届,关联的宣传会、作品展、文化节等活动亦得到了高校广大师生的积极响应。通过教育部政策引导、试点高校典范示范,各高校累积了宝贵经验、取得了丰硕成果,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总体成效明显。
1. 高校网络文化覆盖边界稳步延伸
从当前状况来看,高校网络文化的阵地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相当一部分高校按照自己实质与办学特点创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网络阵地体系,微X公众号、官微等主流发声途径的覆盖面亦在逐步扩大,兼具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等特殊的内容借助图、文、声、像等方式得到了更好表现,作为高校文化的闪亮符号。随着高校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工作的持续改进和创新,日前已有众多高校起始注重短视频行业的网络文化建设。短视频做为记录高校生活、传播高校故事、塑造高校形象的新载体,以其形式更加精致、内涵更加丰富、故事更加完整的特点,构筑起了新兴的高校网络文化阵地。充满新时代特殊的高校网络文化经过短视频平台以更快的速度向更广的行业传递,使得高校网络文化育人边界随之得到了进一步延伸。
2. 高校网络文化资源优良逐步显现
进入新时代败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保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殊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责任。高校网络文化充分发挥其资源优良持续输出与社会发展相协同的优秀内容,让教育进一步贴近大学生生活和思想。现周期,高校网络文化为师生供给了特殊化、个性化的教育信息服务,大学生可以经过网络平台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感悟革命文化、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能够借助优秀网络文化作品丰富教育案例、提高教学质量,打造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思政课堂。例如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各高校就利用网络资源优良充分发掘感人事迹,精心创作网络文化作品,向学生讲述抗疫实践故事,讲解伟大抗疫精神,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殊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良,成功地将高校网络资源优良转化为网络文化育人优良。
3. 高校网络文化育人效果明显提高
习近平在给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的贺信中强调:“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互联网内容建设,弘扬新风正气,深化网络生态治理,网络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新时代高校网络文化肩负着传播社会主流文化和先进文化的责任,是高校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重要途径。在近些年的办学实践中,高校着力开展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各类网络文化活动,借助网络平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培育,加强主流认识形态建设,促进学生逐步将社会主流思想持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塑造当代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发挥了重要功效,明显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政治理论素养。近些年,教育部公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情况滚动调查显示,大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向好。这其中,网络文化育人工作功不可没。
2、新时代高校网络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网络文化是随着互联网发展诞生的必然产物。虽然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总体成效明显,但其做为网络文化的延伸并非孤立存在于网络环境中,而是与社会网络文化相互渗透。这般就使得网络暴力、网络流言、网络诈骗、网络水军乃至网络赌博等害处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消极文化内容和消极文化现象有了可乘之机,给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带来了必定的挑战和问题。
1.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受到网络文化过度商业化的冲击
“信息流通无国界,网络空间有硝烟。”虽然处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信息的获取简易快捷,但亦带来了非常多问题。而在这其中网络文化的过度商场化所带来的问题已然凸显:一方面,过度的商场文化强势入侵大学生的物质需要行业。在宣传宣传铺天盖地的影响下,大学生茫然信服宣传宣传内容,形成为了虚假的物质、精神需求,乃至显现非理性的消费行径。另一方面,流量网红经济深刻地改变了当代商场、营销模式,主播业、娱乐业所创造的“营销神话”频频被网络媒介进一步放大,持续刷新着大学生的认知。而正处在“三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往往没能体会成功背面的奋斗,只看到表象的浮华,没感受到他人的付出,只看到他人的收获,难免导致对爆红现象的过度追捧与茫然崇拜,容易陷入急功近利的思想误区。这种价值观的偏离针对身心正处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大学生群体来讲,较之于社会人群影响会更加深刻、更加多维、更加明显。
2.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内容供给和形式表达有待优化
面对网络时代的快速推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应从战略的高度和长远发展的方向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文化共建的高校新媒介矩阵,扩大高校优秀网络文化作品的影响力。但从日前的状况来看,一是存在高校发展状况参差不齐导致没法协同的问题。原由是仍有高校尚未开通移动客户端网络平台,依旧是以校园网、学校门户网站等传统平台做为线下教育的弥补。而有的高校虽然已然设立新型网络平台,但各高校或同一高校的区别分部都经过自己的网络平台各自发声,其间缺乏相互交流合作的平台协同机制,难以形成文化共建的高校新媒介矩阵发挥育人合力。二是高校网络文化表达形式较为单一。日前都数高校是经过学校官网和微信平台等以文字加照片的形式呈现有些重大会议文件和报告的内容,形式还是以资讯和外边链接为主。在内容方面则大都是以海量文字和少量图表相结合而形成,语言风格虽然规范严谨、内容学术性强,但流行元素含量较少、表达形式相对单一。这种内容和形式上的单一重复与刻板严肃已然难以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内容供给、丰富接受形式的需要,在必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参与校园网络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制约了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延展能力。
3.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专业队伍有待提高
网络空间激烈的话语争夺、海量低质的网络信息等,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提出了贯穿信息生产、传播、监管全过程的专业技术需求。面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需求的快速增长,部分高校在专业队伍的建设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一是提高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主动性。日前有部分高校思政工作者对网络新知识、新技术的响应相对滞后,网络观念转型亦相对缓慢。而大学生主动融入与教师被动接受网络形成矛盾的尴尬局面,在必定程度上阻碍了网络文化建设的实效性。二是提高网络舆情监管和网络突发事件处理等工作的协同性。互联网环境繁杂多变,在面临网络舆情及网络突发事件的实质处理过程中,仍有高校采用较为落后的被动“防御”策略,有时乃至还需要借助线下干涉,仅仅只能对其中的某一环节进行制止,难以有效地把控网络平台中的信息发布和传播。这就需要专业化的队伍形成合力在信息源头和传播途径上进行协同应对。三是提高网络专题主导和网络问题化解的技术能力。例如,在面对有些网络信息以较隐晦的“高级黑”“低级红”的形式表现“中国形象”、揭露“中国问题”时,很多高校还没法有效地甄别及应对。这制约了高校网络文化的良性发展,难以充分发挥高校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功效。
3、新时代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优化发展
高校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场所,亦是认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怎样主动抢占网络阵地,既是当务之急亦是难点问题。高校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个基本任务,在守好主阵地的基本上以平台建设为窗口、以内容建设为导向、以队伍建设为抓手、以阵地建设为保证将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统一推进。
1. 以立德树人为基本,创立健全合力机制
新时代,高校网络文化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加强其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素质方面起着关键功效。高校网络文化育人想要取得理想效果,就要深入认识互联网传播规律,即时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情况,充分发挥网络文化育人功能,构造协同创新的高校网络文化共建机制,“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一是构建上下统一衔接的完整体系。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要注重各管理分部工作合力的整体设计和密切协作,加快探索出课堂教育与网络文化建设统一衔接的工作网络,将各学科专业课教育力量整合到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工作中,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途径与主阵地有效结合,以区别行业的学科背景和教育资源为推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供给科技与人文高度统一的发展环境,形成相互协同且分工有序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格局。二是要构造高校网络文化的新媒介矩阵。高校要保持“大思政课”理念,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基本任务的高度出发有效整合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构造高校网络文化的新媒介矩阵,凝聚来自区别平台的优秀文化资源,经过重大事件、节日等重要节点,做到平台内同步发声,同频共振,从而落实好“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2. 以平台建设为窗口,创新运作模式
高校网络文化的传播平台是展示高校文化的前沿地,亦是贴近师生、展示学校形象的新窗口。高校应着眼于建好网、管好网、用好网,创新高校师生参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新模式。一是优化平台用户体验。高校要经过熟悉把握
网络文化运作模式促进创新工作办法。不仅要经过官方博客、微X等平台进行多方向集中展示,还要保准对高校综合性门户网站、专业性学术网站、教育性主题网站的恰当利用,保持平台间链接的畅通,提高大学生的上网体验。二是优化平台内容结构。高校要将网络文化运作模式与高校网络文化平台建设紧密结合,在建设目的和实施需求上保证符合教育规律和网络传播规律,经过学校、学院和系三级平台加强资源和内容的弥补,丰富网络平台的知识结构。三是优化平台组织管控。大学生是自媒介平台的运用者,能够在校园网络文化平台建设中发挥积极性与主动性,但学生政策理论功底尚不够深厚、政治敏锐度相对不强,难以准确把控校园网络文化平台的内容推送。因而在平台建设上,既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同期亦需发挥教师的主导性,进行方向把控,从而建设可管可控的高校网络文化平台。
3. 以内容建设为导向,坚定文化自信
高校网络文化传播平台供给的内容必须既保持深度精度准确度,又能同期贴近大学生实际,抓住大学生的眼球,才可在基本上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力。例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丰厚基本,是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但文化的自信不仅源自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形成于对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从这个方向而言,新时代高校网络文化能否从现周期鱼龙混杂的网络文化中脱颖而出,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取决于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是不是能对中华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正因如此,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要保持以习近平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为指点,经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创新实践内容,引导学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强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生活的联系,在网络上大力传播咱们党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声音,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为挖掘有深度的高校网络文化内容供给不竭动力,切实改变“有了好题材、不会讲好故事”的被动局面。
4. 以队伍建设为抓手,提高运维能力
面对日新月异的短视频以及虚拟现实等网络新媒介技术,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要“把人才资源汇聚起来,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强大队伍”。[3](P199)一是尽快补齐队伍建设的短板。高校应将强化高校网络文化的建设队伍纳入成熟的高校队伍建设总体规划中,在学习和工作的实践中培养专业技术团队,并对运营团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业务素质提出更高需求。二是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上要进一步实现主体的多元化。党政干部、技术人员、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骨干是团队的重点形成人员,其中党政干部经过联动其他关联分部人员,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发展供给强有力的保准;技术人员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针对技术革新和技术难点供给充分技术支持;辅导员队伍是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排头兵”,她们能够近距离接触大学生,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较为熟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经过课堂主途径与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主阵地有效结合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学生骨干亦是高校网络文化中发挥朋辈教育的关键角色。在这种模式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组织架构由垂直变为扁平,师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高校网络文化的建设水平才可得到有效加强。
5. 以阵地建设为保证,优化舆论空间
随着 5G 时代的到来,虚拟空间的海量信息和网络舆论对高校网络文化产生着广泛影响。这需求高校在网络文化建设中必须保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认识形态行业的指点地位,从而加强对舆论传播的反应和引导能力,逐步优化高校网络文化传播的舆论空间。一是构建并完善舆情应对快速反应机制。高校要着力完善舆论工作机制,延伸舆论工作覆盖范围。要基于自己体量开设网络文化科研和评估中心,对高校网民群体的分布以及高校网络文化的发展进行总体把控。有要求的高校还能够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对网络文化进行走向分析,以对网络舆情的突发状况进行更快反应。二是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工作。“高校学生既是网络新媒介的受众,亦是改善网络生态的重要力量。”[4](P73)高校要切实调动师生参与网络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师生参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内生动力,让人人参与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的氛围“浓”起来。只要供给的正能量多了,消极信息的存活空间就会越来越小,就能让师生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以时代新风塑造和净化网络空间,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2]
总之,新时代高校要把握好网络文化建设新形势,坚定文化自信,积极应对各样挑战,保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创新网络文化建设内容及表达方式,奋斗高质量实现立德树人基本任务。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 习近平致信祝贺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召开强调:广泛汇聚向上向善力量 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N].人民日报,2021-11-20(1).
[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1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4]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科研院.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作者简介】 刘瑞,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教授;蒋笃君,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科研专项“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认识形态工作创新科研”(20VSZ123)的周期性成果。
【源自】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年第4期
更加多精彩
中国Z世代青年亚文化的由来、发展与应对
以智慧思政平台建设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改革
数字技术融合下思想政治教育智能转型探赜
网红文化异动对青少年价值观的误导及其矫治
责编:林育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