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中国交通资讯网】
为深入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完善城市绿色出行服务体系,提高适老化无阻碍出行服务,营造公交出行和绿色出行良好氛围,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共青团中央等分部,连续数年连续开展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做为历届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交通报社等单位同步举办了绿色出行公益设计大赛。
即日起,中国交通报社联合关联指点支持单位,起步2024年绿色出行公益设计大赛,面向社会公众征集和评选优秀宣传海报作品,全面展现绿色出行文化、认识和成效等。获奖作品将由交通运输部等分部举荐各地推广运用,广泛动员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绿色出行行动。
1、组织公司
指点单位: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公司节能管理司、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共青团中央社会联络部
主办单位:中国交通报社
支持单位:北京公交、北京轻轨、广州公交、广州轻轨、武汉轻轨、深圳东部公交、青岛真情巴士、高德地图、滴滴青桔、哈啰、美团单车。
2、征稿主题
作品内容应围绕《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及《关于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连续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聚焦绿色出行公交优先理念,保持公益性宣传特征,弘扬传播绿色出行正能量。鼓励的设计创作方向详细包含:
1.发展新能源公交车
推广应用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辆、公交场站充换电基本设备建设等。
2.连续提高适老化、无阻碍出行服务
打造敬老爱老示范线、推广应用低地板及低入口城市公共汽电车等优化适老化无阻碍服务。
3.关心关爱司乘人员
宣传“最美公交司机”、“最美轻轨人”,推广职工休憩室及爱心驿站等关心关爱从业人员办法。
4.智慧服务提高公交吸引力
通勤、通学、看病等定制公交,需求响应式公交,“一码通乘”等。
5.促进公交优先
保证公交优先通行,实现公交专用道连续成网。公交服务提质增效,促进公交轻轨衔接融合,发展微循环公交、“公交+旅游”等服务等。
6.鼓励倡导“135”绿色出行方式
提倡1千米内步行、3千米内骑行、5千米上下公共交通出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加强慢行与公共交通的衔接。
7.安全驾驶人人有责
“每周少开一天车”,安全驾驶、文明行车等。
8.绿色出行“新青年”
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漂亮中国·青春行动”,引领绿色出行时尚,树立节能环保认识。
3、大赛进程
5月下旬,大赛起步;
7月15日,作品征集截止;
7月18日至24日,网络展示;
8月上旬,组织专家评审会;
8月中旬,优秀作品下发各地;
9月中旬,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起步仪式上发布优秀作品。
4、参赛方式
(一)参赛需求
大赛面向全社会,任何个人或团队均可报名。
鼓励各地交通运输主管分部、工会、团委、公共公司、企业、学校等举荐优秀作品参赛。鼓励交通运输院校、机关单位、设计单位、研究单位、大专院校、公交企业、医院等以团队名义参赛。
(二)报名及评审需求
各参赛者(团队)填写报名表(附件1)、作品原创性声明(附件2)与作品一同发送邮件至组委会邮箱lscx@zgjtb.com,邮件主题格式为“2024年绿色出行公益宣传大赛”。每幅(套)作品需对应一份报名表和作品原创性声明。提交截止日期为7月15日。
作品征集结束后,初评结束后将进行网络公示,作品公示时期接受公众监督,受理关于海报设计原创性等投诉。
主办方还将组织管理分部表率、专业设计人员、媒介传播专家、公交行业表率等,从主题、构图、色彩、创意、效果等方面,对参赛作品开展评审。
(三)版权需求
1.参赛作品必要由参赛者原创,参赛者应对作品持有独立、完整的著作权,参赛作品均须未被商用或授权他人运用。
2.参赛者应保准投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包含(但不限于)著作权、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商标权在内的任何权利。凡因以上内容引起的关联纠纷,一切法律责任均由参赛者承担,主办方将保存取消参赛资格及追回奖项的权利。
3.如多人合作,需征得所有合作者同意,并标明所有合作者姓名。
4.主办方有权在非营利性活动中运用获奖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
5.参赛者提交作品时,需同期提交作品原创性声明(附件2)。
6.获奖作品作者需签署著作权授权书(附件3),授权交通运输行业关联分部企业在公共场所、网站、屏幕等处投放运用关联作品。
5、奖项设置
(一)等级奖
一等奖1名,奖金5000元(税前)、颁布证书;
二等奖2名,奖金各2000元(税前)、颁布证书;
三等奖3名,奖金各1000元(税前)、颁布证书;
(二)参与奖
1.大赛参与奖。向报名参赛的个人与集体发放参赛证书、徽章等纪念品。
2.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的个人、团队与单位,将择优举荐上级分部参评“2024年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成绩明显集体、个人”。
3.向积极推广这次活动的“公交达人”,发放绿色出行公益宣传达人证书、徽章等纪念品。
6、关联声明
1.各参赛个人或公共公司对其设计成果持有知识产权,由国家关联法规予以守护。
2.获优秀作品奖的设计成果,活动主办方享有所有财产性著作权。如报名参赛,即视为认同此项协议。
3.评委会的评审获奖结果视为最后决定,不受理任何途径的申诉。
4.所有参赛者视为同意这次大赛活动规则。
5.活动最后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6.咨询tel:010-65293981。
编辑:池雨溪
审核:郭一麟
本文来自【中国交通资讯网】,仅表率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供给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