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人工智能创作的贝多芬《第十交响曲》
源自:哔哩哔哩
2021年,音乐人工智能界一件备受瞩目的事是德国卡拉扬科研所罗德(M. Roder)组织了上百人的一个AI音乐团队,按照贝多芬残存的音乐手稿和其他线索,完成为了人工智能版的《贝多芬第十交响曲》的创作和演出。
经过手稿科研、数据学习、神经网络构建、算法调试、MIDI乐谱输出、试奏视听、生成乐队总谱等繁杂工作,最后使作品得以搬上舞台。不得不说,这部作品拥有浓郁的“贝多芬风格”,例如,成长的尾声和贝多芬特有的力度对比、和声进行、动机展开和终止式等等。熟练贝多芬作品的人,完全能毫不费力地感受到这首作品与贝多芬自己创作的作品有清晰可辨的“似曾相识”之处。
然则,这是一种还原还是一种创造呢?贝多芬自己创作的九首交响作品每一首的风格特点都不尽相同,何以“第十”会是前面九首的“概括式总结”呢?一位评论家的话亦许表率了非常多人的困惑:“听起来绝对是‘贝多芬式的’。单就音乐而言,听起来很像对贝多芬之前作品的低级翻版,其中显著有《第五交响曲》谐谑乐章的痕迹,听起来很刺耳。其实完全能够学习第7、第八或第九《交响曲》的谐谑乐章。即使留存的乐谱草稿确实有贝多芬之前音乐的影子,亦不寓意着作品就应发展成日前的样子。天才的贝多芬能容忍这种平庸的‘翻唱’吗?”
其实,早在1981年,美国作曲家、人工智能科研者戴维·库伯就创立了音乐智能实验,经过人工智能来创作音乐。库伯分别采用了“经过规则创作”与“重组匹配”两种办法来创作音乐,前者需求每次为新作品编写新的规则,后者采用重组办法将现有音乐重新组合,以新的规律创作新作品。
在风格模仿方面,音乐人工智能的创作早已到了足以“以假乱真”的地步。经过算法和分析,能够轻易地对已有作品的特点进行提炼,并基于提炼的特质创作出新作品。然则,在独立创作方面,日前音乐人工智能的创作尚乏善可陈。这一现象背面的原由并不繁杂,重点归结于两点:一是音乐人工智能没法实现基于审美经验的艺术创作;二是音乐创作中,创造思维的繁杂度远超过现有人工智能的计算能力。
就艺术经验而言,以休谟为表率的经验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知识和思想都源自于感性经验,即,经过感觉、体验、经历而得到经验。所有的概念和原则,是经过感性经验而创立的,仅有经过经验才可晓得世界真相和现实的本质。休谟认为:“一切科学牢靠的基本是人性,而人性的牢靠基本则是经验,即咱们要理解人性,仅有经过经验以及与之关联的观察,在观察的基本上得到经验。”
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创造”的意思是“发明;制造前所未有的事物”。“创造力”指的是“人们创造新事物的才可和力量”。“创造”的本质特征其实是“无中生有”。艺术创造的本质是产生新颖的、异乎寻常的观念,并创制有艺术价值的艺术作品。这是人类最高智慧的表现,问题在于,人类自己是怎样产生新颖的想法,又是怎样产生艺术灵感的?这些问题迄今仍然无知道的答案。
现有人工智能在音乐行业表现出来的“创作”,其实很难叫作得上是真正的“创造”,其实只是特定程序在输入参数或数据之后所做的“组合”。当然,针对什么是“真正的创造”的理解本身亦无统一的标准,但显然,仅仅用“新”来定义“创造性”是不足的。如赵汀阳所说:”创造性在于改变力,在于能够改变世界或历史,改变生活或经验,改变思想或事物,或说,创造性在于为存在增多一个变量。”创立一个与人类大脑认知水平相当的,拥有创造性的人工大脑,在理论上即使拥有可能性,在实践中亦是极为困难的,在音乐行业尤其如此。
源自:《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