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生于河南一个官僚家庭,祖上是名门望族,父亲官至朝议医生,母亲是大众闺秀。他自小好学,7岁能作诗,爱好看舞剑、听歌曲、赏名画、交伴侣。19岁那年,杜甫决定走出家门,漫游四海,后来游历吴越各地,历时三年。唐朝的读书人,非常热衷出游,一是为扩充眼界、丰富阅历,二是期盼遇到达官贵人赏识并举荐。青年的杜甫走南闯北,豪放不羁。他在诗中曾说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意思是说少年间,他放纵游历于齐国赵国之间,过着富裕且潇洒的生活。著名的《望岳》便是在他漫游途中所作。
744年春,将近30岁的时候,杜甫在洛阳结识了人生中的挚友——李白,两人志趣相投,三次漫游齐鲁,寻访隐士高人。第二年冬天,杜甫与李白分别,但他常常会想起李白,并把对李白的思念之情融入到他的诗文里。如他的《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冬日有怀李白》、《春日忆李白》等诗作,都很好地说明的他对友情的诚挚。杜甫和李白的相遇,是中国文学史上两个伟大的灵魂相遇。
公元755年11月,安禄山举兵造反,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让杜甫的朝堂之梦被彻底打破。听闻太子李亨即位置于宁夏灵武,是为肃宗,杜甫只身投奔新皇帝,途中被安史叛军抓获,俘至长安。被俘后,杜甫思念家人,作《月夜》遥寄相思。战乱让京城满目疮痍,大众流离失所。饱受颠沛之苦的杜甫回想起往昔繁华的大唐旧梦,不禁内心凄凉,从他《春望》一诗中足见他对破碎山河的惋惜之情。
768年,杜甫思乡心切,带领家人北归。半途辗转江陵、公安、岳阳等地。当他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时,联想到国家多灾多难,自己漂泊异乡,感慨万千。770年,因长沙兵乱,杜甫一家逃往衡阳。原打算再往郴州投靠舅父,因江水大涨又折回长沙。770年冬,杜甫在长沙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享年59岁。虽然生活困顿,但杜甫热衷于文学,潜心思考,他不仅是一个诗人,更加是一个与苦难生活作斗争的勇士。返回外链论坛:www.fok120.com,查看更加多
责任编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