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合作联系张老师:18519391659(微X同号)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发布关于实施2024年中外人文交流友谊学院项目的通告。
照片源自: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
关于实施2024年中外人文交流友谊学院项目的通告
人文中心函〔2024〕88号
相关教育行政分部、相关高等学校(含高等职业院校):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教育部等八分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等文件需求,提高高校办学国际化水平,助力职业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中外人文交流事业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命运一起体构建,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下叫作人文中心)与四川来马国际教育咨询有限机构(下叫作项目服务方)合作实施“中外人文交流友谊学院项目”(下叫作项目)。现将2024年项目工作相关事项通告如下。
1、项目实施目的
项目秉持“以人为本、开放平等、尊重包涵、理解欣赏、交流互鉴、合作共赢、秉持正确义利观、实现可连续发展”的人文交流理念,创新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以中方高校优良专业为抓手,促成与境外高校、中资企业等合作,助力高校“走出去”实施友谊学院项目,实现境外办学。经过境外办学,推出在境外办学所在国拥有影响力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实施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以人才联合培养方式招收国际学生;联合当地中资企业合作资源,助力培养培训企业所需的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加强学校开放办学的国际化水平,以合作办学为纽带促进中外民心相通、文明互鉴,打造职业教育人文交流国际品牌。
2、项目内容
双向统一“走出去”和“引进来”,帮忙中方高校在东南亚、南亚、中亚、非洲、欧洲等地以境外办学方式建设中外人文交流友谊学院,内容包含:实施双学籍注册的学历层次境外办学项目、与境外中资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双语教育资源建设和教育办法改革、国际化教育团队培养和建设、中国职教专业标准的认证和推广、富媒介数字化教材建设和应用等内容(详见附件1)。
3、项目申报要求
具备以下要求的高等学校(含高等职业院校),遵循自愿参加原则,均可申报参加本项目:
(一)秉持人文交流理念,积极参与和推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对学校国际化发展有清晰规划、国际化办学有知道需求;
(二)具备拥有比较优良的专业资源,能够支撑境外专业认证、人才培养培训和学历教育教育等任务;
(三)具备项目实施所需的师资团队,教师具备跨文化教育能力,可外派至合作国实施专业教育及技能培训;
(四)具备项目实施所需的场地、资金、人员、制度等软硬件要求;
(五)成立校内多个关联分部协同参与和支持的项目实施和管理团队,知道牵头分部并安排专人负责联系协调和项目推进工作。
4、实施流程
有意向参加项目的院校,根据以下流程办理:
(一)6月中旬-7月中旬,提交申报书。填写《中外人文交流友谊学院项目申报书》(附件2),加盖本单位公章和骑缝章,于7月15日前将申报书电子版同期发送至中心与项目服务方邮箱,纸质版寄送项目服务方(邮箱和邮寄位置见本通告“咨询及联系方式”)。
(二)7月中旬至8月上旬,组织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针对审核经过的,由项目服务方与学校进行项目洽谈,确定项目院校。
(三)8月中下旬,在协商一致基本上商签项目协议。协议签署后,申报院校作为项目院校,起步项目实施。
未能在以上期限内完成申报的院校,可经询联系人同意后,提交项目申报书。
附件:
1.中外人文交流友谊学院项目内容与预期成效
2.中外人文交流友谊学院项目申报书
3.项目服务方简介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
2024年6月11日
附件1
中外人文交流友谊学院项目内容与预期成效
中外人文交流友谊学院(下叫作友谊学院)是中方院校“走出去”、与外方院校联合举办的境外办学项目或公司;或为中外共建的海外职业技术学院或应用技术大学;或为在境外中资企业园区开办的培训基地。友谊学院办学形式为非学历培训或学历教育,专业设置和招生数量有必定规模,纳入项目落地国家的教育体系,非学历培训生或学历生招收对象均为境外百姓。友谊学院办学种类多元,结合学历教育、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认证、汉语推广等形式,为“走出去”企业定向培养本土化人才,是“教随产出、产教同行”和中方高校服务“一带一路”的有效实践,亦是高校全面提高国际化办学能力的详细措施。
1、研发海外认可的教育标准并在当地推广
遵循共商共建原则,结合中国经验和标准,同期符合境外产业发展需求,各关联方一起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法和教育计划,经过法定程序得到当地官方认可。
友谊学院研发办学所在地国家公认的职业教育或专业教育标准,各办学主体联合制定职业培训或专业教育计划,参与完善当地资历框架体系。得到境外政府公司、国际组织或行业协会认可的职业/专业标准,不少于1个。
按照境外学生学情,研发系列课程标准,推广至外方高校,纳入外方课程体系;按照境外劳动力市场需求,研发系列技能培训标准,推广至境外企业园区或中资企业。
2、进行教育资源本土化改造
中方高校牵头研发产教融合特征明显、国际适应性强的优秀教育教育资源,包含但不限于教材、课程资源、培训资源等。在保存中国标准和特殊的前提下,以当地教育部对教材运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等的详细需求为依据,结合当地劳动力市场及中资企业人才需求,对研发的教育资源适当进行本土化改造,优化课程结构,包含但不限于:合作办学模式顺应国际趋势,专业人才培养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求,课程教育设置适应境外高校教育规范,教材、教案、课件、作业、试题、数字化资源等满足境外学员提高需求。建成适应本地教育需求,纳入外方教育体系或高校课程体系,适合本地运用和推广的体系化的中国标准教育资源。
3、建设数字化国际教育资源库
围绕境外合作办学专业,研发国际在线课程,建设国际双语或多语种在线精品课程,包含课件美化、视频录制、资源翻译、双语或多语配音、字幕调节等,并在境外慕课平台推广和运用。
开展数字化国际教育资源库建设,丰富资源形态,大力研发数字教材,集纳教辅、教案、课件、教育设计、虚拟仿真实验资源,汇聚安排智能作业、互动课堂、线上教研、辅助阅卷、教育评估等数字教育工具和平台,提高在线资源与区别国家个体学习差异性的匹配度。
建成国际数字化教育资源库1个,研发国际在线课程不少于2门,并得到外方教育主管分部认可。
4、服务境外企业开展职业培训
针对“走出去”企业或境外园区需求,研发中文及技能培训资源包,与境外中资企业共建技能培训基地,开展企业员工培训、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中文培训、社会技能培训等,推广“中文+职业技能”项目。
发挥国际数字化教育资源库开放分享、即时交互、灵活自主等方面优良,结合面授教育,线上或线下形式开展培训,对企业开展的专项培训每年不少于1项,中文培训或社会培训,每年不少于2次,共计“中文+职业技能”培训受众面不少于200人次。
5、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
对国内外师资开展定时培训,中外师资合作研发教育标准、教育资源,联合开展技能培训、学历教育及课题科研,组建国际教育教研室,打造中外混编的高水平国际化师资团队。
对外方师资开展专业技能、教育办法、课程体系等培训,每年不少于1次;中外联合推进的课题科研,每年不少于1项;国际教育教研室建设,每专业不少于1个;混编的国际化师资团队不少于20人,其中中方不少于14人,外方不少于6人;教育团队得到关联教育主管分部认可,并有关联成果。
6、联合开展境外学历教育
在境外开展本科或专科层次的学历教育项目,得到当地教育主管分部办学批复,招收当地高中毕业生,注册中外院校“双学籍”。若中方办学主体为本科层次高校,学生完成四年的学习任务并完成毕业设计和答辩后,可得到中外方双本科文凭。本科层次项目采用“2+1+1”(2年国外校区,1年中方校区,1年国外校区)联合培养模式,校-企-校分周期联合培养方式。若中方办学主体为专科层次院校,学生完成三年人才培养方法规定的学分并完成毕业设计和答辩后,可得到中外方双专科文凭。
7、推进校企协同育人
引入企业导师,重实践、重应用,贴近生产实质,校企协同育人,精细培养符合中资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建成友谊学院人才智库,为产业发展、项目运营供给理论决策和技术支持;建成海外产业学院、实习实训基地、虚拟仿真实训室、专业/行业科研所,打造“国际产能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合作项目孵化”的校企协同育人国际化平台。
中资企业参与从招生到就业、从人才培养方法到评估标准制定等项目运营的关联关键环节,推动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在当地的融通,每年企业导师入校开展指点不少于1次,学生走进企业交流学习不少于1次,推动项目人才供给与中资企业需求、学生毕业即就业的无缝衔接。
8、搭建中外人文交流平台
参与友谊学院建设的各主体单位,联合开展专业技能互相切磋、文化分享、专题研讨、师生互访等形式多样的中外人文交流活动,促进中外民心相通、文明互鉴。
每年在区别地区及高校组织国际化办学经验分享,必要时组织项目年度推进会等,分享友谊学院建设成果,交流建设经验,提高项目和院校国际影响力。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附件
源自: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
本公众号转载仅出于传播更加多新闻之目的。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敬请通知咱们更正或删除。
◆◆◆
职业院校暑期师资培训课程表
▼
线上直播返回外链论坛:www.fok120.com,查看更加多
责任编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