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红玉简介
娄红玉,女,广东省特级教师,广州市江南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教育部“优课”评审专家,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客座副教授,广东省中语会理事,广东省新一轮“百千万”名教师培养对象优秀学员。荣获“南粤优秀教师”、全国中语“教改新星”叫作号。主持省市区规划课题多项,发布论文近30篇,出版著作4本。2018年获广东省、国家教育成果1、二等奖,2021年获广东省教育成果一等奖。
娄红玉成果概述
成果“基于数字化资源的初中语文项目式写作教育模式构建”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及项目学习理念,创建了基于数字化资源的初中语文项目式写作教育内容体系,打造数字化资源平台,建构写作教育课型,规划写作实施路径及过程,研发多模态可操作评估工具,处理“写什么”“怎么写”“真实写”“连续写”的问题。
项目组主持省市规划课题3项,发布论文10多篇,出版著作2本。2020参与编写温儒敏、王本华老师主编的《统编初中语文教科书教育设计与指点》写作教育设计,在全国推广写作教育成果。《中国教育报》《中学语文教育》《中学语文教育参考》《新作文》等都在全国对成果进行推介。2021年两个课例被评为广东省基本教育精品课,2021年获广东省教育成果一等奖。
基于真实写作的项目式写作活动设计
娄红玉
(广州市江南外国语学校)
摘要:初中语文写作教育要突破的难点:一是真实写作,二是体验完整的写作过程,亦便是处理“凭空臆造”和“过程缺失”两大问题。项目式写作设计驱动问题,设置真实情境,研发写作资源,将写作、阅读、白话交际、实践活动等有机整合,促进学生经历有道理的系列写作活动,提高学科素养。
重要词:真实写作;真实情境;写作资源
20世纪初,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是传递经验的方式的理念,倡导“做中学”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被库伯进一步阐释为体验式学习。他认为学习是结合了体验、感知、认知和行径四个方面整合统一的过程,学习是经过体验的转换而创造知识的过程。项目学习正是在这般一个理论背景下产生的。美国巴克教育科研把以课程标准为核心的项目学习定义为“一套系统的教育办法,它是对繁杂、真实问题的探究过程,亦是精心设计项目作品、规划和实施项目任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把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近年来,为处理中小学写作教育策略缺失“动力支持”,缺乏真实情境,脱离写作者内在认知需求的问题,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做了非常多探索。许多教师关注处理“真写”或“写真”的问题,并取得了有些成效。但一不留心,“凭空臆造”就会死灰复燃;至于过程缺失,尤其是不重视“搜集素材”“训练思维”“供给资源”“反思修改”等环节,则更加是广泛存在的问题。将项目学习引入写作教育,进行“基于真实生活情态的‘动态的、生成的、改造的’写作”,促进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写作知识处理实质问题,经过高阶认知创造出新经验,是从基本上处理学生写作的两大困难,是细化语文课程标准,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要紧途径。
1、基于真实写作活动的项目设计
(一)预先设计项目,构建真实情境
真实写作寓意着写作内容真实,写作材料真实,写作情感真实,还必须具备真实的写作任务、对象、成果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勾勒出的三类情境: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指向学生自己个人独特体验的建构,社会生活等场域语文实践活动的运用,探究学科关联问题认知能力的提高。表现了现代课程理论所主张的学习者的必须、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发展的必须。
项目式写作经过整合真实的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写作情境;创设富有内涵的活动情境、交际情境、教育情境等,激发学生的写作驱动力。用高阶学习包裹低级学习,将素养包含在连续的系列写作实践活动。其特征明显表此刻两个方面:一是构建写作任务与写作经验之间有道理的相关;二是促进写作知识、技能和写作经验之间产生联结。真实的详细情境能打通告识与生活的相关,让学生真实地感觉到写作的道理,激发其心情,发散其思维,让其产生情感认同,形成写作经验与能力的自我建构。
如七上第1单元的写作训练是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教师可预先设计写作项目“抒写新生心声”,驱动问题是怎么样记录生活,抒发心声?项目一是介绍校园一景。教师指点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新校园,从形状、颜色、气味、触感等方向凝神观察,填写景物观察记录单。项目二是分享我的班级日志。写写“我的新朋友或老师”,选取能明显名人特点的两三件事或细节来表现。运用学过的观察法,做好记录,写300字上下的片段,与其他小组分享并相互交流评估,进行第1次“失败”后的提高。项目三是制作朗诵微视频。学生借助“抖音”“喜马拉雅”等工具,观看优秀朗诵微视频,借助评估量表,重新修改素材制作“校园最美一角”或“我的新朋友(老师)”朗诵微视频,参加成果交流会。项目四是成果展示。师生整合所学课文,进行片段仿写,提炼办法,完成自评和修改,进行第二次“失败”后的提高。项目五是制作推送微X公众号。小组合作协商,实践创造,融合语文、信息技术、美术等学科知识创建微X公众号,进行成果展示,推送“校园最美一角”或“我的新朋友(老师)”等文案。
这般预先清晰设计的写作项目,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真实的写作过程,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写作时有知道的对象,详细的任务,真实的问题,促进学生全身心投入,连续产生写作动力和成果。
(二)供给写作支架,研发学习资源
供给项目式写作支架的目的:一是构建写作任务与写作经验之间有道理的相关;二是促进写作知识、技能和写作经验之间产生连接。情境支架、任务支架、活动支架、问题支架、图表支架、构思支架、修改支架、例文支架等能打通告识与生活、认知、思维的相关,让学生感觉到写作的道理,激发其心情,发散其思维,产生情感认同,形成写作经验与能力的自我建构,从而使学生在支架的辅助下逐层升级并完成写作任务。
项目式写作资源的研发一是进行统编版语文教材写作内容重构,设计成写作项目;二是进行写作策略结构化实践;在写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形成对写作的结构化认知,并能在真实情境中规范得体地运用;三是注重写作形式创新,与阅读教育紧密结合,经过批注、随笔、札记、小论文等,指点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写作,形成丰富多样的过程性写作成果;四是拓展写作空间,从“教读—自读—课外阅读”和“1+X”、名著阅读、白话交际、实践活动中拓展写作深度,从生活资源、社区资源的整合中延伸写作广度,经过多媒介、网络等扩大写作影响力。如利用互联网+写作社团群鼓励师生利用网络创立自己的写作资源包,利用伴侣圈互动平台实现写作主体主动性。教师对后台进行跟踪,把握学生的写作状况,加强写作的互动、交流和实效性。
如基于统编版七上第三单元写人要抓住特点设计了“班级风云名人录”写作项目,设计驱动问题“怎样抓住特点进行名人描写”。结合本学期阅读的名著《朝花夕拾》,制作名人书签;运用思维导图完成班级名人外貌、语言、动作、神态记录表,进行“特质点”“聚焦点”“描写点”归类,完成若干150字上下班级名人“写作素描集”;学习《朝花夕拾》中的写人技巧,研发《我爱我家》影视资源及名家名篇资源,供给作文修改评估量表等支架,进行“班级风云名人录”网络故事连载活动,开展多元交互体验的真实写作,形成项目成果。引导学生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高、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角度提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三)实施项目管理,真实任务驱动
基于当前写作教育不可促进学生整体性、综合性、实践性的写作能力循环提高的问题,项目式写作进行基于项目的“写作主题全覆盖”“写作流程全训练”“写作管理全监控”的科研与实践。即对语文课程标准细化,对零散的写作知识进行整合后,注重任务驱动,实施项目管理。
如统编版语文如七上第二单元的项目写作活动“童年拾贝”,驱动问题是怎么样把有趣的事情写清楚?项目一是老照片的回忆,教师指点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童年照片,记录照片中的故事,完成资料收集的任务。
项目二是组织学生借鉴网络资料,分享自己的“童年回忆册”宣传海报,完成海报主题、颜色、构图、文案任务。
项目三指的是导学生围根据必定的次序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对比例文及评估量表,总结“添枝加叶”写细节的办法,融入情感及结尾抒情的办法等,完成童年趣事系列写作任务。
项目四是制作“印象·童年”回忆册,各小组在年级、学校展示成果并推送微X公众号。
项目式写作活动中,项目管理即时跟进,任务驱动逐步加强,项目评估一一对应,项目成果周期展示。“写作管理全监控”贯穿于全部活动过程,指点学生在详细、真实的写作实践活动,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单项到多项,由简单到繁杂,循序渐进地推进,才可真正实现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其素养的目的。
2、基于任务驱动的详细操作路径
(一)“设计——整合”
项目实施前的“设计——整合”指的是对语文课程标准进行细化,对零散的写作知识进行整合,规划项目名叫作、驱动问题、写作目的、高阶认知、成果公开、评估办法等,组建学生项目团队、供给资源、支架支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在写作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统编版八上第三单元写作内容是学习描写景物,训练目的是经过观察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多种手法,结合各样感官,从区别方向描写景物;恰当融入情感。写作实践有300字的“校园一景”、500字的《窗外》《我爱___季》的作文训练。
为达成学习描写景物的写作目的,基于个人体验情境、学科认知情境、社会生活情境进行“我的旅游日志”项目式写作活动设计。设计“照片集”→“仿写段”→“写景文”→“导览册”→“美篇”“抖音”制作项目群,包裹“聚焦点”→“观察点”→“动情点”→“感悟点”→“升格点”→资源包的写作任务群。旨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与兴趣,使其善于观察景物,归类整理素材;运用评估量表归纳表达技巧,与同伴、老师多元交互反思,借助资源支架建构写作经验,并主动积极展示写作成果;在项目学习中与小构成员有效沟通、交流合作,反思创新,运用知识处理实质问题。
图1 “我的旅游日志”任务驱动流程图
(二)“任务——驱动”
项目实施中的“任务——驱动”指的是以真实问题的处理为驱动力,供给资源支架,设计评估量表,监控辅导学生,回答驱动问题。唤醒学生写作主体的苏醒,自发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项目活动中,学生持续挑战自己,运用高阶思维进行深度写作,建构个性化的写作经验。如统编版语文八上第三单元写作项目 “我的旅游日志”任务如下:
任务一:照片集
学生选择自己旅游时期爱好的照片并写50字的记录。师生从照片构图设计、色彩搭配、记录是不是有个性、有感染力等方面分享交流,完成素材筛选、记录等活动。
任务二:仿写训练
教师指点学生模仿课文《答谢中书书》,从区别视角写出景物特征,运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面结合等办法从形、色、声方面描写景物,为自己的照片写300字举荐语。
任务三:学会写景
教师用两节课指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首要是师生互动,点评照片举荐语,提出修改意见;接着回顾课文,读写融合,训练思维。选择《答谢中书书》《紫藤萝瀑布》《春》等写景片段,让学生分析选段中景物描写的特点,建构自己的写作经验;而后进行例文升格,进行视角变换、多感官联想、善用修辞、融情于景等手法的运用;最后借助评估量表,以照片举荐语为重点素材,完成600字以上的写景作文。
学会写景作文评估量表
课后,教师推送名家名篇,同龄人习作等资源,师生借助评估量表及写作资源进行评估后,教师评估后对不达标者再次指点。写作过程中,学生利用电脑、平板等创立自己的项目活动资源包;拜访朋友的资源包,点评或跟帖3次以上,每次50字以上;拜访班级项目活动资源库,摘录3次以上,每次200字以上;建构自己的线上写作资源包。
任务四:成果分享
学生编制自己的旅游日志,制作“美篇”和“抖音”,在网络发布、交流,运用写作、美术、信息技术能力处理问题。师生搜集优秀作文或片段,在课室黑板报展览;编辑班刊印发给朋友交流;推送微X号、QQ群宣传,举荐优秀文案给报刊。朋友、老师、家长、伴侣间多元交流,多重分享。
这四个项目面对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借助任务驱动,辅以资源支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繁杂,由单一写作活动到跨学科融合学习,表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项目写作活动的整合性、综合性、创造性。
(三)“成果——评估”
项目管理中的“成果——评估”一指的是成果展示贯穿始终。公开的、多元化呈现的成果促进学生全身心投入。记录、演示、作文、小制作、视频、演讲、模型等都能够作为成果,学生经过微X、QQ群进行朋友、老师、家长、伴侣间的多重交流,成果发布,得到更大的成就感,让写作经验分享惠及到更加多的人身上。
二指的是多模态评估贯穿始终。学生在自评、他评和反思修改的过程中建构写作经验,以评促学,最大限度地提高写作能力。在项目活动中交流沟通、协商合作、处理问题、实践创造,同伴相处和谐,持续走向自我完善。
“我的旅游日志”写作活动中,每一个项目的完成都以成果的展示为结束,同期亦是下一个项目的起始,呈现出螺旋提高态势。因为学生个性兴趣和学习办法的多样性,摄影兴趣、音乐欣赏、写作表达、视频制作、合作交流、组织管理、分享经验等都会促进其写作行径、人际关系、重要品格、问题处理等方面的变化。学习过程及多样态的成果体验亦促进其连续投入到活动中,达到“以评促写” “以评促学”“以评育人”的效果。
基于真实写作的项目式写作活动是对真实问题与情境的探究过程,亦是精心设计项目成果、规划和实施写作任务的过程。在真实的写作过程中,学生沉浸于语言运用、语言梳理、语言表达、语言归纳等写作实践活动中,强化了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促其运用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自主写作、情景迁移,处理问题并形成成果。真实写作还调动了学生面对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积极的情感交流中培养其审美情趣和创造力,传承优秀文化传统的自觉自发能力。
注: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2019年度重点课题“初中语文项目式写作的创新与实践”[201912002]科研成果
本文于2021年10月发布于《中学语文教育参考》
点击下方蓝字链接认识更加多详情!
每周预告 | 中小学写作教育2022年2月21日-2月27日内容预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