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资讯记者 赵德龙
通讯员 程树斌 吕泳庆
6月2日,鄂州市委人才办主办,鄂州人才集团有限机构承办的吴都书堂·鄂州人才大讲坛第二期活动在鄂州市西山风景区吴王避暑宫举行。
当天天气晴热,吴王避暑宫座没虚席,本期人才大讲堂邀请的嘉宾是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中南民族大学二级教授王兆鹏,他讲座的主题为“鄂州的历史沿革和苏轼的生活智慧”。
活动现场
西山溯源“鄂”历史
王兆鹏教授在讲座中谈到,鄂州是湖北省的原乡原点,湖北简叫作鄂,与鄂州相关。关于鄂州起源,最初在约2900年前,西周时期,楚国国君熊渠封二子熊红为鄂王,封地在鄂州,这是文献记载第1次显现鄂,此时的地名叫鄂。
活动现场
约公元前200年,到了汉代,汉高祖刘邦重新划分天下,全国划分九大州,鄂州地区为县级建制,属荆州由江夏郡管。这是鄂第1次做为行政区划的县级建制显现。
公元221年,三国时期孙权把东吴的都城迁到鄂县,改“鄂县”为“武昌”,取“以武而昌”之意,将县级建制改为郡,鄂州第1次有了郡级建制,版图除了鄂州地区,还包括现武汉洪山区、新洲区、黄石市等,“武昌”之名亦由此诞生。
鄂州与武昌地名的变迁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革。历经千年,武昌郡才正式更名为鄂城县。1983年,经国务院准许:撤销鄂城市、鄂城县,设立鄂州市(地级)。这一漫长的变迁过程反映了历史与政治的交错,亦见证了地名在时代变迁中的演变和延续。
苏轼与鄂州的情缘
在苏轼与鄂州的关系上,王兆鹏教授认为,苏轼能够说是鄂州的恩人,亦是鄂州的友人。
公元1080年,苏轼到黄州之后,过江来往鄂州百余次。除了武昌(今鄂州)山水佳绝物产丰富外,更加是他做为一个罪官在为人所避的孤苦下,鄂州仍有众多好友如潘生、王文甫等盛情款待,这在他贬谪之路上是非常大的心理慰藉,他能够在鄂州山水之间、美食之中忘却痛苦。
“如今,外区人才来鄂州,鄂州人亦非常友好,这是一个非常宜居宜业之地。”王兆鹏教授说。
苏轼不仅是文豪,更加是智者。他所持有的生活智慧,是在没数的苦难中依然保持昂扬向上的心理,安然面对一切人生曲折。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讲到动情处,王兆鹏教授将自己最珍惜的词句送给在场所有人,愿大众能够在人生路途上如苏轼通常不惧风雨,豁达前行。
教授获聘文化传播大使
据认识,王兆鹏教授是鄂州本地人,讲座伊始,就用家乡话给大众打了招呼。得知王兆鹏教授返乡,许多家乡的朋友和伴侣都赶来捧场。活动当天,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向王兆鹏教授颁发了“新鄂州人文化传播大使”聘书。
活动现场
“我此时此刻的心情有些激动亦有些紧张,为家乡的父老乡亲报告我的学习心得,非常感谢从武汉、黄冈、黄石赶来的亲友朋友和前来交流和助威的乡亲们。”王兆鹏教授说。
持有新的身份,王兆鹏教授当即提出了针对鄂州城市文化品牌的意见。他认为应该更深入发扬武昌鱼文化、挖掘元结、黄庭坚、陆游、南楼陶侃等资源,每一个地区确定一个有精神象征、易推广的核心,打造鄂州独有的文化品牌。
此次参加活动的不仅有鄂州市诗词协会、鄂州市作家协会、鄂州市对联协会等协会的文学兴趣者们,还有许多人才慕名而来,只为听王兆鹏教授的讲座。
鄂州市诗词协会成员彭崇良说,王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经过他的讲述,大众不仅对鄂州的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亦对这片土地的人文底蕴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为家乡感到荣耀。
(图源:观英阁)
(源自:极目资讯)返回外链论坛:http://www.fok120.com/,查看更加多
责任编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