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
——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困境与路径优化
摘要 ▼
abstracts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活”起来和“火”起来的关键环节,亦是亟待深入思考和连续探索的重要课题。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数字殖民”催生的认识形态演变危害、内容有待优化、教育实践有待加强等问题。高校需要科学规划顶层设计,构建网络育人的新格局;优化内容生产与传播,夯实网络育人的新基建;发挥“网红”的正向激励功效,探索网络育人的新措施;建设网络思政教育平台,拓展网络育人的新场域,这些措施是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0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
02 高校
<
03 高质量发展
<
04 路径
<
“Z 一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径习惯、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态度深受互联网的影响。高校需安身网络新阵地、新行业,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实践,以更接地气、顺应时代的理念和办法,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这不仅符合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基本任务的需求,亦是应对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1 全面理解和把握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内涵▼
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界定,学界日前尚未达成共识,重点集中在以下 3 种观点:其一,强调网络的工具性,弱化网络的价值理性。该观点认为网络做为载体和手段的拓展延伸,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供给了新媒介和新平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以网络为载体,以传播学为原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应的一种方式。其二,强调网络是人的一种存活方式。该观点从人的本质层面定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抓住网络的社会本质,基于网络的社会影响,利用网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众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信息素养等进行影响,是一种网上双向互动的虚拟实践活动[1]。其三,强调网络的空间属性。该观点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限定在空间物质层面,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开放的网络空间内,不受时空限制,为受教育者供给自主学习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
基于以上学术观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视为依托网络传播方式,针对大学生思想行径特点和成长规律,以立德树人为基本任务,有目的、有计划地对青年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虚拟实践活动[2]。从教育内容来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几乎涵盖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所有内容。从深层内涵来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绝不是简单的“以网络为媒介开展思政教育”,而应从更宏观、更广泛的方向将它理解为“网络文化影响下的思政教育” 或“网络环境中的思政教育”,不仅限于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还触及针对网络影响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学生对网络社会能动的反馈和互动。从工作实践来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点经过新媒介技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经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有效开展思想引领、学习指点、生活辅导、心理咨询等学生管理服务。总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3],亦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行业的有效延伸和发展。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主体、客体、办法和内容上有新的变化,拥有其自己规律和特点。
2 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 ▼
新时代,高校在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方面面临有些挑战和困难,高校应沉着应对,摆脱困境。 2. 1 “数字殖民”催生认识形态演变危害
“数字殖民”催生了认识形态演变的危害,大学生更易受到不良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导向的影响。近年来,西方国家基于数字资源和网络技术发展的先发优良进行“数字殖民”,她们不仅对平台和技术形成垄断,还经过文化输出、信息煽动、人工智能举荐等方式抢夺用户的重视力,挤占认识形态空间,对我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严峻挑战[3]。
首要,西方认识形态网络渗透日益加剧。在认识形态行业,多元思想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交锋,主流认识形态与多样化社会思潮长时间并存、相互激荡。尤其是国外敌对势力长时间对我国进行系统、有目的的价值观输出,乃至煽动分裂,企图挑战马克思主义在我国认识形态行业的指点地位,争夺认识形态话语权。近年来,国际形势严峻,区别力量的斗争更加激烈,如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社会公众势必产生海量的困惑和焦虑。各样思潮将青年学生做为争夺舆论主导权的重要突破口,西方国家利用网络的开放性、资源共享性,经过数字病毒投放、技术密钥出口等方式盗取大学生关联信息,伪装融进“信息茧房”和“社交圈群”[3],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认识形态的渗透。随着互联网科技和 5G移动通信技术及手机等移动终端的高速发展,信息策源地越来越多,国际国内、线上线下、虚拟现实、体制内外等界限日益模糊,网络舆情事件源头多元繁杂,网络舆论场愈发庞大且繁杂多变,舆论焦点频频转换、舆论中心快速更迭、消极次生舆情频繁出现。网络传播环境的自发性、突发性、公开性、交互性、实时性、多元性、冲突性、无界性、难控性等特点,使其作为消极舆情发酵、错误思想传播的策源地和放大器,高校网络认识形态安全受到巨大冲击。
其次,西方经过文化输出企图弱化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向心力。当代大学生成长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红利、模式红利和人口红利多重叠加的时代,她们体验着科技进步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亦面临着现代与传统、本土与外来文化既共生吸收又冲突斗争的多元文化冲击。虽然文化多元化开阔了大学生的文化视野,但亦影响了她们对主导文化的认同。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势文化在全世界快速扩张,部分群体企图消解中国文化优良,网络文化行业已作为美国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网络帝国主义、进行认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西方国家经过制造“垃圾美学”和“低级趣味”文化制品向我国渗透西方价值观,经过政治、思想相对淡薄的纯粹娱乐性节目宣扬欧美的生活方式[4]。在自媒介追求经济利益和互联网信息传播规律等多重原因的影响下,少许青年沉浸于“信息茧房”,逐步脱离社会现实,价值观取向不足坚定,显现文化自信缺失和文化向心力弱化问题。 2. 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待优化
日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秀内容相对缺乏、吸引力不足,这与学生的需要和成长特点不相符,部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内容点击量、阅读率、转载量、保藏量未达到预期[3],原由重点有两点:一是内容空洞、表达生硬、形式单一。都数平台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原封不动地搬到网络上,内容冗长,缺乏与学生产生共鸣的选题,缺少与学生生活关联的生动案例,表述与网络正向用语结合不足,评论对学生关注的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的剖析不足深入,引起内容的可读性不强。内容呈现形式单一,缺乏适当的修饰和包装,未能充分利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和照片的有机结合,尤其在 AI、大数据等科技手段的应用上不足充分,致使吸引力不足。二是内容供给未能紧密结合学生需要和成长特点。当代大学生个体特征鲜明、思想多元、主体凸显、需要个性化,注重自我感受,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快节奏的生活背景下,她们的人际关系变得疏离,情感归属空间受到挤压,焦虑较为显著。因此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需要满足学生多样性和多层次的需要,实现从说教化到网络化的引导、从抽象枯燥到详细生动的转变,从“大水漫灌”到“精细滴灌”的调节。 2. 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待加强
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高校存在统一谋划不足、平台建设不完善、工作队伍力量薄弱等问题,重点表此刻 3 个方面:一是缺乏整体规划,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在网络思政建设过程中,分部规划较多,整体布局不足;工作安排较多,检测推进较少;分部间存在数据壁垒,没法供给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管理服务[5]。二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省市层面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已初具规模并取得成效,如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易班、青春之声等。但高校层面结合学校特殊研发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仍有待完善,重点表此刻平台软硬件基本设备不健全、内容质量不高、更新速度慢、缺乏特殊和吸引力、管理不到位,以及教师对交流互动、沉浸式体验、休闲娱乐等平台应用功能利用率不高等方面,这些问题影响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推进。三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需要加强。大学生网络鉴别能力不足、对互联网危害认知有限;思想政治教育现实中的理学实体与网络空间中的“数字虚体”双重存在,改变了教育主体之间的互动性和平等性。在数字化环境下,数字技术凸显的工具理性、实证主义的思维方式,以及数字技术背面的数学规律、效率规律、功用规律,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追求、行径习惯和为人处世态度。怎样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完善人格、饱满情感、健康身心等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同期,高校一线的思政工作者缺乏对学生大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分析,引起网外思想政治教育与网内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信息鸿沟。这些状况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但现实是教师队伍中既有扎实理论功底、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办法,又谙熟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的人才匮乏,专业化、技术型人才队伍建设薄弱。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相比,队伍建设显著不足,队伍的网络素养水平整体不高,难以适应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发展需要,面对繁杂的网络环境和学生的网络行径,有效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很强,工作实效性不强。
3 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优化 ▼
3. 1 科学规划顶层设计,构建网络育人新格局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一全局,科学规划,顶层设计,以保证工作的成效、提高与突破。
首要,加强顶层设计和分部联动。高校应从网络的育人功能和社会角色入手,进行学校层面的战略规划,统一安排,制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关联规章制度,实现组织系统化、管理清晰化和对策恰当化。为保证网络思政工作的有序进行,高校应知道牵头分部或创设关联公司,负责全校网络思政工作的详细组织和实施,并创立定时科研、工作安排和总结复盘的有效工作机制。同期,学工部、研工部、校团委、宣传部、人事处、财务处、信息中心、国资处等关联分部应围绕网络育人的中心目的,充分发挥各自功能,协同推进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如,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检测指点、考核评比、典型选树、经验总结、经费支持、技术支持、物质保证等工作。另外,各学院应将网络思政建设做为重要工作,构建网络名师队伍,并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纳入职叫作评审和聘期考核指标,以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网络思政工作的积极性。
其次,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高校应全力打造一支由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学生骨干、信息技术人员构成的多元化网络思政教育专业队伍,经过强化业务培训,加强工作队伍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对网络舆情的引领能力、对网络空间的驾驭能力和对网络阵地的建设能力。
最后,加强关联制度建设。高校应创立和完善网络认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及实施细则,守护高校网络认识形态安全,牢牢把握主流认识形态的主导权与话语权。高校还应创立健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审查制度,严格把好政治关。同期,高校应完善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对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校园矛盾、专题讨论等,进行分级精细监测、深入分析、科学研判、即时预警,即时向学生还原事件真相,有效进行舆论引导。
3. 2 优化内容生产与传播,夯实网络育人新基建
正确的政治引领和思想引导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怎样破壁破圈,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优秀生产、传播和影响,保证主流声音在校园内更强劲更响亮、触达更加多学生,是高校有效防范“数字殖民”危害的关键。
第1,精细把脉,加强内容创新。高校应常态化开展大学生网络行径调研,经过数据的可视化挖掘和分析,精细识别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要[5],同期,对区别圈层的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和心理状态进行评定和研判,强化议程设置、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高校应主动围绕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即时调节学校各类新媒介平台运营方向和选题策划,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在内容创新方面,坚守底线思维,更加贴近学生,更拥有温度和亲和力,清除互联网传播环境下的消极影响。在传播主流价值观时,既要讲道理,亦要讲感情;既要讲价值,亦要讲魅力;既要讲自信,亦要讲公信。用精湛“工艺”、新颖“配方”、时尚“包装”,打造精、巧、微系列优秀网络作品,设计多样化、精细化、个性化的符合网络形式和特征的育人“ 菜单”,加强特殊鲜明、内容新颖、质量上乘的内容供给,以直观化、动感化的形式呈现给大学生,既要有视觉冲击和感官碰撞,亦要有价值观念的塑造,保证内容易于学生接受,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学生成长规律和性格特点的黏性,内化教育内容的动力。
第二,打破传统,抢占传播高地。高校应充分利用富文本平台、议题式社群或伴侣圈平台、算法驱动的短视频平台等,在传播理念、内容生产、传播形态、采编流程再造等方面进行有益尝试,经过将大道理、主旋律与小故事、潮元素、新语态相结合,加强思想引领的感染力,构建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融合发展、高校正面发声与学生网络言论相呼应的网络舆论引导格局,奋斗建设形态各异、载体多样、覆盖广泛的现代大学传播体系。同期,充分利用算法举荐技术,优先推送主流价值观作品,优先置顶党和国家的重大事件资讯,优先让网络思政教育到达学生网络视野[3]。另外,高校应充分发挥社会力量,针对学生运用频率较高的手机 App,加强对网络名人、自媒介从业者等新兴行业青年的服务和引领,凝聚一批在互联网文化行业有发展潜能的优秀青年,传播网络正能量。
第三,强化引导,加强舆情应对。对学生关注度和议论度较高的热点专题,高校应即时、有力地回复,理清事情脉络、找出出现原由,引导学生正确、理性、辩证地分析和看待问题,谨防境外敌对势力经过网络对青年学生进行挑唆和蒙蔽。高校应重点关注容易滋生网络戾气的重点环节,即时关注并遏制违法分子的极端式发言和评论,重点关注宣泄极端心情的学生。高校应创立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形成科学、有效、反应快速的应急工作机制,保证学校网络实体安全、运行安全、数据安全,保证舆论“主旋律”始终不偏向。
3. 3 发挥“网红”正向激励功效,探索网络育人新措施
第1,借鉴“网红经济” 的运作模式,打造“网红”式思政课。高校应组织专业团队围绕知识演绎,使教育内容生活化、时代化、新鲜化,提高内容生产力,保证教育的可连续性,并制定传播策略,保证这些内容在大学生和网络中广泛传播。同期,高校应进一步构建激励机制,发掘拥有“网红”特质的优秀教育人才。在某种程度上,“网红”教师不仅是高校文化和教育实力的表现,亦能带动一门课程、一个学科的创新发展。
第二,挖掘情感原因,发挥“网红” 激励功效。偶像崇拜不仅是主体的自我情感投射,亦是社会关系和文化现象的反映,这在当代大学生的网络行径中尤为显著。高校应充分发掘大学生的情感原因,找准网络偶像崇拜与典范教育的契合点,实现网络偶像“典范化” 和典范“偶像化”。这里过程中,不神化典范,不排斥典范身上的“ 缺点”,赋予典范“网络元素”,让典范“偶像化”,保证典范选树和大学生网络偶像选取的方向一致。经过将典范的内核与网络偶像的优良相结合[6],实现典范与网络偶像的效用互补与转化。同期,高校应深入挖掘网络偶像身上的“正面”力量,展示她们真实、丰富、生动的人格魅力和奋斗经历,经过理性的启迪和感情的教育使网络偶像“典范化”。高校应保持典型引路,紧跟时代步伐,运用新媒介手段,创新宣传形式,扩大榜样偶像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偶像崇拜中的积极原因[6],加强教育引导。高校还应常态化跟踪大学生网络偶像崇拜行径的新变化和新特点,科研现象规律和发展趋势,经过把握学生从“理念我”到“镜像我”再到“社会我”的过程,科学研判学生自己价值取向与社会主流价值之间的关系,加强对粉丝群体一起体认识的正向价值建构与引导,充分发挥网络偶像的正能量示范效应,强化她们对社会主流价值的认同和追求。
3. 4 建设网络思政平台,拓展网络育人新场域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是连接现实与虚拟、线上与线下的重要桥梁。为处理课堂上时间不足、资源共享滞后、学生体验欠佳等问题,高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先进技术,结合思政工作的实质需要,加快建设高水平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场域。
第1,丰富现有平台模块建设。高校应针对学生特点,持续丰富和强化数据分析、社区互动、个性化举荐、网络心理咨询、红色教育等模块建设,经过设立论坛和师生问答互动模块,鼓励学生就时事政治、社会热点等问题展开讨论,以正向引导舆论;利用数据分析,收集学生的学习行径数据,助力教师优化教育内容和办法;经过个性化举荐,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精细推送学习资料和扩展内容;经过网络心理咨询模块,进行有效的心理危险干涉。
第二,创立网络虚拟仿真教育平台。教师应将课程案例和内容融入虚拟仿真实践,综合运用 VR、AR、MR、流媒介、超高清、“4D+六面”等沉浸技术,构建全息化、可视化的教学流程,打造区别教育主题的虚拟场景,让学生沉浸式和交互式地体验、领悟、内化课程内容,培养她们的主体认识和能力。
第三,加强平台内容质量,创新话语表达。网络思政平台内容应贴近学生实质、持续更新迭代,高校应针对区别年级、区别专业,明显区域和学校特殊,将理论教育与实践内容有效结合;应紧跟当代大学生话语生产、传播、叙事和表达方式的变化,运用文字、照片、表情、视频等多种媒介形式,以综合数字话语传递观念和表达思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内容和话语体系还需要进行“再生”和“再造”,促进学术表达与数字话语的交叉互嵌,加强话语导入的广覆盖和精细性,以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的主体需要,加强教育教育质量。
第四,加大支持力度,保证平台有效运行。高水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建设、完善和应用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面临着网络信息过载引起的筛选难度增多、技术更新带来的平台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挑战、用户参与度提高带来的平台单向传播弱化,以及怎样供给有深度有吸引力的内容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平台建设中不可避免的瓶颈。因此呢,高校需要具备全局认识和长远眼光,在支持政策、技术人员、建设经费、办公场地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以保证平台建设能够稳定而长远地发展。
第五,用活数字技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线下资源数字化转型。高校应在学生成长的周期内,全方位收集学业、生活、社会实践、思政工作与思政课教育等方面的数据,形成集成式、一体化、大规模样本数据,创立数据仓库系统,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对多模态数据进行科学分析,设计举荐算法,优化融合模型,洞悉大学生知识贮存、热衷焦点、信息需要等,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教育内容的相关式、精细化分发。
【参考文献】
[1] 沈敏. 高校网络意见领袖引导路径科研[J]. 长江丛刊·理论科研,202712):252-253.
[2]蔺媛.新视角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无认识化体系建设[J]. 智富时代,2016(S2):366.
[3]鲍良玉,杨金融.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实践路径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2023(8):61-63.
[4] 韩凤伟.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文化多样化的冲击
、碰撞[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2,41(9):107-109.
[5]李姗姗.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路径[J]. 当代贵州,2023(32):70-71.
[6]张彤彤. 大学生偶像崇拜科研[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20.
<
转载丨李敏.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困境与路径优化[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24,38(04):14-19.
编辑丨王剑凯
审核 | 曾振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