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链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3|回复: 3

钱仁康:音乐的内容和形式

[复制链接]

3050

主题

155

回帖

992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238941
发表于 2024-8-20 10: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音乐的内容和形式

◈ 钱仁康

原文刊载于《音乐科研》1983年第1期

音乐的内容和表现功能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任何东西、任何现象都有它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内容和形式的辨证的统一体。然则音乐的内容和形式却是长时期败兴难分难解、纠缠不清的问题,而基本的问题是音乐有内容,倘若有内容的话,什么是音乐的内容?现代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认为:音乐是基本不可能表现任何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的,因此呢内容可言。另一种说法是十九世纪奥地利音乐评论家汉斯立克的名言:“音乐的内容便是乐音运动的形式。”这句话实质上是不能够倒过来领会的,不可说乐音运动的形式便是音乐的内容,这正好象人是动物而动物不必定是人同样

爱德华 · 汉斯立克

(Eduard Hanslick,1825 - 1904)

乐音运动的形式范围比较广,汉斯立克说过,“构成音乐作品使之作为整体的乐音,便是音乐的内容。”不是单单有运动形式就算了,况且构成一个整体,这般的乐音才是音乐的内容。我想他的意思和咱们的《乐记·乐本篇》里所说的“声成文,谓之音。”“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意思是相近的。声同音有区别,“声”便是咱们所说的音响,音便是音乐,音响变化发展,成为了个有组织的东西,才是音乐。我想这意思可能同汉斯立克所说的要构成一个整体的意思是同样的,因此呢汉斯立克就认为:构成整体的乐音是音乐的内容,而乐曲的主题便是音乐的重点内容。有些自由的即兴演奏,汉斯立克认为“只以和弦、琶音和区别音高上的重复来娱乐自己,而让一个独立的乐音形象显著地呈现出来”,因此呢这般的音乐主题,内容。例如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第1第1首前奏曲便是用“和弦、琶音在区别音高上的重复来娱乐自己”。按汉斯立克的说法,就什么内容可言。这首曲子是做为有完整形式的赋格曲的前奏,它从头到尾是一个琶音的变化,中间有起伏,有力度的变化,有和声进行,但形成一条显著的旋律线,而旋律是主题集中的表现,是形成主题的最重要的原因因此呢按汉斯立克的说法,这个曲子主题,内容。但实质上它不是旋律,而是在和声声部进行中间隐匿着旋律。它不是固定的结构,因为它有起伏,有变化,有和声思维等,因此呢全部曲子还是有显著的结构的;后来法国作曲家古诺就替巴赫把旋律写出来了,那首曲子是咱们经常听到的。古诺把巴赫隐匿在和声中的旋律知道地写出来了,这般的作品汉斯立克就认为有了主题,有了内容了。古诺的《默想曲》听起来比巴赫的前奏曲形式上更完整,重点由于他有旋律,另一个原由是古诺演奏了两遍,第二遍小提琴用高八度重复了一下,重复时达到了一个高潮,这般音乐的起伏就加强了,形式感到更加完整了。但决不可认为巴赫的原作是形式的,就像汉斯立克所说的是一种自由的即兴演奏,形成一个整体。实质上它有形式,由于它有起伏,有强弱变化,有和声思维。反正汉斯立克所说的内容便是指形式,不管他说有内容好,内容好,实质上都不是咱们所说的内容。说形式便是它的内容,结果就抹杀了内容。斯特拉文斯基说音乐基本内容,不可能表达任何内容,汉斯立克说音乐的内容便是乐音运动的形式,实质上意思是同样的。音乐常常用来与建筑相比,有一句话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常说是歌徳讲的,实质上最早讲这句话的人是德国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谢林。谢林在他的《艺术哲学》中说:“概括地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后来有人引申谢林的话,叫作音乐为流动的建筑。这是什么意思呢?汉斯立克说得很清楚:

音乐是以乐音的行列、乐音的形式构成的。而这些乐音的行列和形式除了它们本身之外别无其他内容。在这点上它与建筑和舞蹈又很类似。这两种艺术只是表现着优美的比例关系,而必定的内容。

建筑有内容?我科研。中世纪那种尖顶的哥特式的建筑,引导咱们向天上看;文艺复兴时期盛行那种圆顶的建筑,就表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不是叫咱们向天上看,而是向人间看,由于屋顶是圆的。倘若说这是建筑的内容,我看不可这么说。由于这是一种思想的倾向,并不可说明详细的建筑有什么内容。倘若说这是建筑的内容,那样哥特式的每一个建筑的内容都是相同的了,这是不可想象的。把音乐与建筑相比要说明一个问题,即建筑是仅有形式,内容的。音乐是如此,只是有些比例的关系,仅有形式而内容。形式主义的美学家不仅认为音乐、建筑、舞蹈这些艺术仅有形式而内容,针对像绘画、诗歌这般的造型艺术与语言艺术,一样认为仅有形式而内容,形式是重点的,内容是微不足道的。有好些艺术学家,像德国的艺术学家施玛尔索夫和英国的艺术批评家克利夫•倍尔,她们都把艺术创作看作是一种形式创作,认为艺术的重点成份是形式,艺术和生活是关系的,艺术创作的题材和现实性都是微不足道的。因此,这不仅是建筑与音乐罢了,其他艺术同样;尽管造型艺术能够把生活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语言艺术能够把思想概念和情节讲得很清楚,只由于它是一种艺术,有些艺术学家认为内容的。

2002.6.10参加上海音乐出版社50周年社庆,摄于锦江小礼堂

汉斯立克说音乐除了乐音的行列与形式之外,其他的内容。讲这话时,他给他的反对者提出了一个困难,他说:“倘若乐曲真有内容的话,那样什么是乐曲的内容必定能用语言来回答,由于不确定的内容,随个人的想象而区别的内容,只能感觉到不可用语言来复述的内容,不是以上涵义的内容。”他所说的“以上涵义”指的是“一件事物所包涵的,容纳在自己里面的东西”。这确实是一个很繁杂的问题。各样艺术所用的材料区别,表现办法同样,其功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音乐是时间艺术,是听觉艺术、声音的艺术。它的材料是声音,它不可能像造型艺术那样塑造和描绘出形态逼真的物象与人象,不可能像语言艺术那样表达知道的思想,述说详细的情节。马克思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的现实。”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语言学问题》中作了精辟的阐述,他说:

不论人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在什么时候产生,它们仅有在语言材料的基本才可产生和存在。完全脱离语言材料和完全语言的‘自然物质’的赤裸裸的思想,是不存在的。

可是音乐不是语言艺术,咱们常说“音乐语言”“音乐是国际的语言”等等,都是些比喻的说法。音乐并不是能够用来做为交际工具的语言,不可能直接表达知道的思想。然则音乐善于于表现感情,经过表现感情能够间接地反映安排这种感情的思想认识在表现某种形象和意境的时候经过联想,隐喻着和这种形象意境有密切关系的思想槪念。

在戏剧音乐和标题音乐中间,它能够借助于主导动机来表达特定的思想。但主导动机这种手法实质上是语言文字在起功效,而不是音乐本身拥有这般的功能。由于倘若不是用文字来讲明,就不可能确切地晓得每一个主导动机的含义是什么。在瓦格纳和其他作曲家所写的歌剧里常常用一个短小的旋律来表率某种思想、某一个人、某种感情某一个概念。舞台上某一角色的内心在想念另一一个人,只要乐队演奏出表率另一一个人的主导动机,听众就能够联想到他在想这个人。然则瓦格纳歌剧里的主导动机非常多,很繁琐,歌剧谱子的前面常常有一个主导动机一览表,说明这个动机表率什么,那个动机表率什么。倘若不消文字说明这个动机表率什么,实质上还是不可够理解他到底表现什么。由于这不完全是形象思维,里头有非常多抽象思维的成份然则倘若把主导动机的原则加以推广,一旦约定俗成,那样音乐未尝不能够起语言的功效。非洲的鼓语便是一个例子。在日前,音乐还不具备这般的功能,因此表现知道的思想不是音乐固有的功能,它必定要与语言文字结合,与舞台扮演结合,在歌曲中由于有歌词,标题音乐有文字说明,歌剧有舞台扮演这般同音乐结合起来,利用音乐表现感情的特长,才可够表现知道的思想内容。

理查德 · 瓦格纳

(Richard Wagner,1813 - 1883)

以下分几点来谈谈音乐表现内容的几种功能。

第1,是直接表现感情。直接二个字是相对的,它比起表现思想概念来较为直接。音乐不可表达知道的思想,然则在表现感情起伏、心理活动和精神境界方面却有它的特长。这是由于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善于表现事物的运动、变化。况且音乐长时期败兴和诗歌结合在一块,两者都是长于抒情的艺术。然则音乐能够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弛张,和声、音色和音响的色调变化,在运动中表现感情的变化发展,这是任何语言艺术所不可企及的。贝多芬在给威廉·葛哈特的信中说:

描写是属于绘画的。在这方面,诗歌与音乐比较之下,能够说是幸运的了,它的行业不象我的行业那样受限制;然则另一方面我的领土在别的境界内扩张得更远,人家不可轻易达到我的王国。

不仅音乐家这般说,从事语言艺术的文学家这般讲。俄国屠格涅夫的小说《春潮》里写俄国青年萨宁从意大利回国的路上,在法兰克福爱上了意大利少女吉玛,然则因为他的少年任性,为了一个他一点不爱的女性,抛弃了吉玛。他回国以后过着空虚的生活,对吉玛感到无限的愧疚此时吉玛已去美国,嫁给一个商人。三十年以后,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萨宁问到了吉玛的位置,他写了一封非常热情的信给吉玛,请求她的宽恕。小说的最后一章描写吉玛回信宽恕了萨宁。屠格涅夫在小说的最后一段写了这么几句话:“咱们没法描写萨宁读了这封信后的内心感受,一种言辞能够充分表达出这些深刻而剧烈的并且是不太清晰的、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感惜,仅有用音乐才能够把这些感情表现出来。”文字不可起这种功能,只能用音乐来表达。

咱们常说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这是为何呢?按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的见解,这不是由于音乐语言不象文字那样知道,而恰恰相反,这是文字的过失,文字的不足。由于文字针对每一个人的道理并不是相同的,仅有音乐本身能够对毎个人说出一样的话,唤起一样的感觉,不可能为相应的文字所唤起的感觉。因此呢,他常常用一首钢琴曲来代替文字,在寄给家人的信中常常附一首钢琴曲来显示他的心意。然则音乐与文字在表现功能上存在着矛盾,只是问题的一方面。音乐因此只能意会而不可言传,更重要的原由是对音乐理解不深,虽然有所理解,还找到适当的语言来表达它的内容。随着音乐学科研的深入,这个问题是会逐步得到处理的。

按汉斯立克的说法,“一种确定的感情(热情、激情)从来不会真实的历史内容而存在着的,而历史的内容仅有经过概念才能够说明。显然,音乐做为‘不确定的语言’是不可够重现概念的。”因此呢,“表现确定的情感或激情完全不是音乐艺术的职能”。事实上,有必定生活经验的人都晓得知道的感情,并不是以知道的思想概念为先决要求的。咱们听一个外国人的演说,尽管不懂他的语言,但他在感叹、唏嘘,还是在慷慨陈词,是能够感觉到的。咱们在音乐会上欣赏外国歌剧的咏叹调,虽然听不懂歌词,还是能够和演唱者的感情体验出现共鸣。当然,倘若懂得歌词是会理解得更深的。波兰音乐学家卓菲娅·丽莎在《论音乐的特殊性》一书中谈到音乐表现感情时说:“感情是在必定的表象、概念的影响之下产生的。”“自在的、不拥有表象、判断等内涵的感情是不存在的。”

卓菲娅 · 丽萨

(Zofia Lissa,1908 - 1980)

当然,世界上决没有没有缘无故的爱,有没有缘无故的恨。但倘若说音乐要为听众供给唤起某种感情的表象和概念,才可导致听众的感情共鸣,那仅有凭借歌词的声乐、凭借文字说明的标题音乐和凭借戏剧扮演的歌剧才可做到。那末,纯器乐作品是不是就不可能表达感情了呢?事实并不尽然,听众是有自己的生活经验的,每日都在经历着各样感情体验。音乐作品所表现的感情,正是唤起了听众曾经经历过的感情体验,而这种感情体验是和相应的记忆表象结合在一块的,因此这种感情体验是有心理基本的,并不是无缘无故的。1875年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听了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即《如歌的行板》时,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说:“我已然接触到了苦难人民的灵魂深处。”这是由于他有生活经历,有这种感情体验,音乐正唤起了他这种生活体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独一标准。从都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艺术效果来看,音乐能够表现感情是毫无疑问的。贝多芬写好了《F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以后,在钢琴上弹奏给他的伴侣阿孟达听,并问他对这段音乐有什么想象。阿孟达回答说,他联想到一对情人的拜别。贝多芬说:“对,我是想象着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坟墓那一场写这段音乐的。”阿孟达听这个曲子的感受,能够证明贝多芬这首曲子的艺术效果是符合他的创作意图的。这般的例子非常多。试听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第二乐章开头的主题,听后到底有什么感受,它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人们常常把各样感情概括为喜、怒、哀、乐,但对这个主题来讲,是对不上号的。它既不是喜气洋洋、心花怒放,或义愤填膺、怒发冲冠;不是痛哭流涕、如丧考妣,或欢天喜地、得意忘形。旋律是小调式的,由略带田园风味的双簧管吹出,而后移到音色淳厚的大提琴上,色调既不太亮,不太暗。它的均匀的节奏,连绵持续的起伏,好象有一种捉摸不定的思绪萦迴胸怀,使人恍恍惚惚,颇有“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感觉。柴可夫斯基在给梅克夫人的信里说,他想表现的意境是:

那种忧郁的心情,好象夜晚一个人工作得疲倦时独自坐着,手里拿着一本书,但它从手里掉了下来。显现了一连串的回忆,记起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曾经有过青年的热血沸腾、生活又过得满足的欢快时刻;有过艰苦的遭遇、不可弥补的损失。这一切都隐匿到非常遥远的地区去了。象这般沉浸到过去的回忆里,是既感到忧郁,又有些甜蜜的。

这般的意境,非常多听众还是能够感受到的。即使个人的体会有所区别缩小到相当小的范围,由于首要排除了喜、怒、哀、乐,既不是普通的喜,普通的怒,不是普通的哀,普通的乐。当然,人们的感受是有差异的,由于每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区别,所经历过的感情体验和对音乐理解的深度都不同样;但并不是说这个作品的感情是完全不确定的,假如说一个人听了要怒发冲冠,那就不对头;听了觉得喜气洋洋,那不对头,它有必定的范围。尽管体会有差别,但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能够随自己的想象去胡思乱想,它还是有一个客观的标准。今后,随着音乐学的深入科研,人们的体会会愈来愈趋于一致,会有更正确的理解,因此呢会有更深的体会。

第二方面,音乐能够间接地反映思想认识和生活现象。尽管音乐不可象语言那样直接表达知道的思想,不可象造型艺术同样栩栩如生地再现生活现象,它还是能够经过感情的流露,间接地反映安排这种感情的思想认识,以及触发起这种感情的生活环境和自然景物。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中有一个“固定观念”,是一个表率他所想念的爱人的主题。“固定观念”能够译成固定思想,然则听了这个主题以后,呈此刻咱们面前的,既不是一幅爱人的肖像画,不是“爱人”二字的抽象的概念。咱们所感受到的,是一种诉诸感情的音乐形象,其中包括着爱的倾诉、热情、怀念和巴望。爱人的观念思想,是经过这种感情间接反映出来的。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第二乐章,标题是《溪边》,这个乐章常常被叫作为一幅自然界的音画,实质上它是表现人在自然界中的感受。小提琴上的旋律,是躺在小溪旁边的草地上的贝多芬的内心在歌唱。这儿还有造型的原因:弦乐器上 12/8拍子的均匀的节奏,描写流水潺潺;但这毕竟是次要的,况且流水的节奏和陶醉在大自然里的闲适的心情是互相一致的。许多描绘风俗生活情景的舞曲,都以特定的乐器和节奏,表现了鲜明的民俗特殊然则音乐形象的重点内容,仍然是表现人在生活中的感受,而不是用造型的手法,描绘出一幅风俗画来。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又叫作为《田园交响曲》,然则田园景色和乡村的风俗生活情景,是经过表现人在田园生活中的感受间接反映出来的。用贝多芬自己的话来讲,便是“表情多于描写”。他给第1乐章所加的标题,是《到达乡村时的快感》,便是“表情多于描写”的很好的说明。有人说许多音乐没法形容的事物,如森林、田野、月亮等,用音乐表现它们的办法是“描写它们所激起的感情”。标题音乐大师柏辽兹就很同意这种意见。

2005年在宛平南路寓所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

音乐经过表现感情、间接反映思想认识,当然不可能表现得象语言那样明明白白。其实语言表达思想,不是始终那样明白的。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周期》一书的序言中说:因为沙皇政府的书报检査,“在表述关于政治方面的几点必要的意见时,不得不极其小心,不得不消暗示的办法,用沙皇政府迫使有些革命者提笔写‘合法’作品时不得不消的那种伊索寓言式的——可恶的伊索寓言式的——语言”。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鲁迅处在阴暗势力统治下面,言论自由,因此用冷讽热嘲的杂文形式作战。鲁迅是完全正确的。”在革命的环境里进行反革命活动的阴谋家,不得不消隐晦曲折的语言,如林彪所说“此刻的革命是革咱们原来革过命的命”,便是一例。因此,威廉·李卜克内西在《忆马克思》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明快的语言是因为明快的思想,而明快的思想必然决定明快的表现方式。”

但在文艺作品中,尤其在诗歌与寓言中,完全是另一一种状况。明快的思想必定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毛泽东同志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里说:诗“不可象散文那样直说,因此比兴两法是不可不消的。”如毛主席的词:“忽报人间曾伏虎”,倘若改成:“忽报革命已胜利”,就不是词的语言了。音乐上广泛运用比兴的手法,是为音乐艺术的特性所决定的。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倘若不消比兴的手法,就不可能表现视觉形象和抽象的思想概念(以下要讲的“隐喻”,便是音乐的一种比兴手法)。

下面讲音乐的第三方面的表现功能:描绘、隐喻和抽象思维。

音乐的艺术功能,抒情是重点的,描绘是次要的。描绘的重点手段是“着色”和“造型”。美国音乐学家马利翁说:“声音是听得见的色彩,色彩是看得见的声音。”绘画上常常用“调子”这个词来叫作呼色彩的性质,重点的色调叫“基调”。音乐则把音的属性叫作为音品或音色。我国古代教坊乐部有歌板色、拍板色、琵琶色、箫色、筝色、笙色、笛色、方响色等名目,这“色”字除作“品类”解释外,原来有色彩的意思。音乐上用了绘画的名词“色彩”,而绘画却用了音乐的名词“调子”,是由于各样色彩能够给人区别的感受,正象各样音品同样。日光经过三棱镜分解出来的六种色相;红、橙、黄、青、蓝、紫,前三种叫作为“暖色”,有一种温暖、热烈的感觉;而青、蓝、紫叫作为“冷色”,有一种寒冷、清闲的感觉。色彩还能够象征感情。如红象征兴奋、热烈;白象征纯洁、朴素;绿象征和平、期盼;青象征沉静、忠实。而表情正是音乐的特长,因此色彩就和音乐联系在一块了。

和声和音色是渲染色彩的两大要素,区别的和弦构造,区别的和声织体和区别的调性,能够导致区别的色彩感觉。和声、织体和调性的变化,能够导致明暗、深浅、疏密、浓淡的色调变化,每一个调性,如C调、D调、E调,区别的调都有区别的色彩,这种说法由来已久。贝多芬认为b小调是黑色的。俄国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斯克里亚宾对调性色彩各有区别的看法,但D大调是黄色的,E大调是青色的,降A大调是紫色的,则是互相一致的。德国的文学家霍夫曼乃至用调性来形容小说中名人所穿衣服的颜色,克莱斯勒“穿着升 c小调颜色的上衣,领子是E大调的颜色”等等。绝对的调性色彩(就象贝多芬说b小调是黑色的),只是一种主观的想象。但相对的调性色彩是有科学按照的,大致升种调比较明朗,降种调比较柔和。然则各样乐器同样。钢琴与竖琴就不同样,钢琴上的白键比较长有些,黑键比较短,按照杠杆的原理弹黑键比较柔和有些,白键比较响亮有些,这是由于理学功效。而竖琴就又是一种状况了,竖琴的弦是按降C大调摆列的,用了踏板才可使它上升半个音或上升两个半音。因此呢,竖琴上降种调反而比较响亮。从一个调转到另一个调,因为调性区别导致一种区别的色调变化的感觉:向上转调,有一种明亮的感觉;而向下转有一种暗的感觉。这是从比较得来的,并不是绝对的。例如歌剧《白毛女》第五幕第二场的《太阳出来了》,开头的曲调先出此刻一个调上,而后再移高四度,第二次听到就有一种亮的感觉,好象太阳在升起。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第1组曲的第1乐章《早晨》,是利用向上方转调导致调性色彩的变化,来描写太阳初升。区别人声和乐器的音色,能够导致区别的色彩感觉。如一般认为长笛是银色的,单簧管是桃色的,小号是红色的,大提琴是棕色的等等。法国作曲家柏辽兹认为:配器法是“应用各样音响要素为旋律、和声和节奏着色”。到了印象派,表现光和色彩,就成为了音乐创作的重点目的了。

歌剧《白毛女》剧照

“造型”是用乐音(有时包含噪音)的音响来模拟各样事物的音响,用乐音的运动来象征各样事物的运动。“造型”的目的是描写生活现象与自然现象。音乐中的造型手法,早在十7、十八世纪就已广泛应用在声乐作品的曲调与伴奏中。当时的歌剧、清唱剧、康塔塔等作品,常常用音乐来描写歌词中个别字句的涵义,叫做“字句描绘”。最平常的字句描绘,是用适当的旋律线节奏型来描写事物的运动。以造型为描写的手段,必要抓住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的有声现象和动的现象。例如描写春天的景色,不是去描写桃红柳绿,春色满园,而是描写鸳歌燕语,蝶舞蜂狂。俄国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雪娘》交响组曲的第1乐章,原来是歌剧序幕中的前奏,是一幅大自然甦醒的图画。里姆斯基 - 科萨科夫运用造型的手法,描写了严冬消失,春神在鸟鸣啾啾声中降临大地。在弦乐器颤音的背景上,短笛吹出了模拟鸟叫的曲调。接着欢快活泼的轮舞曲,描写了小鸟的飞舞。另一个俄国作曲家莫索尔斯基的《霍凡斯基党人之乱》歌剧的序曲,描写了莫斯科河上的黎明,是抓住了黎明时的有声现象,用“造型”的手法来描绘自然现象。其中能够听到河岸上的歌声(双簧管、第二小提琴)、鸡啼(单簧管)和号声(圆号)。许多描写暴风雨的戏剧音乐与标题音乐,如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罗西尼的歌剧《威廉·退尔》序曲、李斯特的第三首交响诗《前奏曲》,都用了半音阶下行的旋律,用乐音的运动来模拟物体的运动。里姆斯基 - 科萨科夫的歌剧《沙皇萨尔坦的故事》第三幕第二景,用波状起伏的半音阶进行和无穷动式的旋律,把描绘野蜂的音响和运动结合在一块了。“造型”的手法在标题音乐中比较常用,但它只能做为抒情的辅助,即使是格调比较低的描写音乐,是离不开抒情的。诗人吟咏山水,贵在以景写情,情景交融。音乐长于抒情,短于写景,犹应如此。

用“造型”手法来模拟自然景物,其目的常常不仅止于写景,而包括着更深刻的含义,便是用自然景象来隐喻抽象的思想概念。《雪娘》序幕的开头一段音乐,表面上是描写春回大地,而真正的涵义是把万象回春隐喻为阴暗统治的结束,光明幸福生活的起始。至于用季节中的春天来隐喻生命中的青春,在音乐中平常的。《霍凡斯基党人之乱》的序曲《莫斯科河上的黎明》,表面上是写黎明的景色,但这黎明隐喻着彼得大帝的改革时代,由于这部歌剧的内容是描写青年的沙皇彼得对反动僧侣和贵族阴暗势力所作的斗争,是表现俄国腐朽的旧势力趋于灭亡的。一样,歌剧《威廉·退尔》序曲中的“暴风雨”,隐喻着十四世纪瑞士的民族解放斗争。歌剧第1幕和第四幕中,“暴风雨”都是隐喻革命的。第1幕群众在过牧人节的时候,威廉·退尔就说:“她们欢快的声音中隐藏着酝酿中的暴风雨,但暴虐的统治者要等到一旦向她们迎头袭击的时候才会晓得。”第四幕威廉·退尔被捕后,他的妻子海尔威格向总督的女儿玛娣达探听信息,湖边阴霾四合,暴风雨就要来到。此时,威廉·退尔忽然从监狱里逃脱回来,并且已然把统治瑞士的总督盖斯勒一箭射死了。此时暴风雨平静下来,呈现一种和平的景象,象征瑞士前途的光明。

钱仁康先生的部分著作

音乐中的隐喻本是一种古老的手法。初期作品中的隐喻常常是和诗词结合的。歌剧和清唱剧中有所说“隐喻咏叹调”,音乐常常用“造型”的手法来描写歌词中的隐喻,例如亨德尔的清唱剧《阿西斯和迦拉太阿》中的咏叹调《当鸽子啼叫的时候》,歌词把斑鸠比作情人,把斑鸠啼叫的声音比作情话,音乐描绘了斑鸠的声音。常用于音乐中的隐喻有两种:一种是人格化的隐喻,例如“小鸟在歌唱”“小河在歌唱”“杨柳在跳舞”“雪花在跳舞”。这种隐喻用得比较早。歌剧《雪娘》序幕把小鸟的飞鸣,想象为小鸟的歌舞,便是一种人格化的隐喻。德国美学家李普斯、伏尔盖特等所说的“移情功效”,和人格化的隐喻有密切的关系。杜甫的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便是把自己的感情移到花鸟身上去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所说的“有我之境”,一样性质的艺术境界。“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便是“有我之境”。他举的例子,如冯延己的《鹊踏枝》:“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便是有我之境。这实质便是李普斯等人所说的移情功效,把人的感情移到物上去了。另一种隐喻是把有声现象动态现象转用于无声现象或静态现象。十九世纪以后,随着标题音乐的发展,后面一种隐喻作为表现抽象的思想内容的重要手段。例如李斯特的第二首交响诗《塔索》,用《胜利进行曲》来隐喻塔索身后的光荣和文学事业的凯旋;第三首交响诗《前奏曲》中的“暴风雨”,则隐喻摧残爱情和青春幸福的恶势力。

暗示思想概念的另一种办法是把抽象思维用于音乐创作,这种抽象思维,一般总是和形象思维糅合在一块的。倘若是单纯的抽象思维,就无异于贴标签,会使音乐陷于概念化,这是不足取的。音乐创功效抽象思维来辅助形象思维,一般有四种状况

第1种,是用有特定涵义的传统曲调来表率特定的事物。例如中世纪的一首圣歌叫做《愤怒的日子》,在音乐中常常表率死亡,柏辽兹、李斯特、柴可夫斯基、圣-桑、拉赫玛尼诺夫等作曲家经常用这个曲调。在描写战争的音乐中,常用国歌和军歌来表率交战双方。贝多芬的《威灵顿的胜利》交响曲,写1813年6月21日英国将军威灵顿在西班牙北部城市维多利亚打败拿破仑的事件。这个曲子用英国歌曲《统治吧!不列颠》表率英国的军队;用法国一首古老的军歌《马尔勃罗克》来表率法国军队。假如你不晓得这首英国的军歌,就没法理解它的涵义。不认识《马尔勃罗克》是法国的军歌,就没法认识它表现什么。这说明是抽象思维在起功效。柴可夫斯基在《1812序曲》中用《马赛曲》表率法国,用《上帝保佑沙皇》表率俄国。一样的手法能够用于声乐作品的“字句描绘”,例如柴可夫斯基的歌剧《马捷帕》第二幕第二景的场面中,当马捷帕对玛利亚透露他要让乌克兰脱离莫斯科、脱离华沙而独立;讲到华沙的时候,就显现了格林卡的歌剧《伊凡·苏萨宁》中波兰的玛组卡舞曲的曲调;讲到莫斯科的时候,就显现了《光荣颂》的曲调。格林卡有一首歌叫《北方的星》,描写一个少女怀念她远方的未婚夫,歌词中唱到:“一颗颗泪珠落在她订婚的戒指上”,伴奏中就显现了俄罗斯民间婚礼歌曲的曲调。俄罗斯作曲家达尔戈梅斯基在歌剧《石客》中的《乌拉尔浪漫曲》中,用霍拉舞曲开头的曲调来暗示西班牙,由于故事出现在西班牙。这种办法在我国的许多戏剧音乐和标题音乐中是司空见惯的。有一个时候,在革命题材作品中常常显现《国际歌》《东方红》《三大纪律八项重视》的音调,用它们来表率特定的事物。艺术作品不可用抽象的概念来代替生动的形象。直接借用拥有特定涵义的传统曲调,等于象写论文同样直说,总不如采用隐喻其它比较含蓄的手法更加耐人寻味。贝多芬在《艾格蒙恃》序曲里用了严峻的萨拉班德舞曲的节奏,来暗示西班牙统治者。李斯特在《塔索》中用小步舞风格的音乐来表现塔索的宫廷生活, 都用现成的传统曲调,而是根据一种有特定道理的体裁,写出形象鲜明的主题来。在形象思维中含有一点抽象思维(从萨拉班德舞曲能够想到西班牙,从小步舞曲能够想到宫廷生活),比直接用传统曲调更富于艺术感染力。

利用传统曲调除了表达思想概念以外,还能够用于风格的模拟,从而创造出过去时代的气氛,或赋于音乐以一种幽默的情趣。例如,柴可夫斯基的歌剧《黑桃皇后》第三场“打扮跳舞会”场面中,普里列帕和米罗夫左尔的重唱,用了莫差特《C大调第25钢琴协奏曲》第1乐章第二主题的开头的旋律;第四景伯爵夫人用法语唱的一首小歌《我害怕夜晚谈论他》,曲调来自比利时作曲家格雷特里的歌剧《狮心王理査》,都是要导致十八世纪末叶的艺术气氛。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钢琴曲《儿童园地》,其中木偶的步态舞,模拟了瓦格纳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特里斯坦的音调动机,把它和跳跃的节奏结合在一块,用来描写木偶的轻颦浅笑,憨态可掬,富于幽默、风趣的效果。

第二种,是运用主导动机的手法。主导动机所起的功效和有特定涵义的传统曲调是类似的。瓦格纳的歌剧中常常有几十个主导动机,分别表率区别名人和事物,以及各样思想观念和精神素质。都数的主导动机都是一个短小的乐思,以富于特征的节奏、音程、和声和音色做为特有的标记。作曲家创作这些主导动机,与其说是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不如说是制定了一系列特定的音乐代号。例如瓦格纳的乐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的“命运”动机只包括三个音,以减七度音程为其特征;比才的歌剧《卡门》中的“命运”动机包括五个音,以增二度音程为其特征,都是以不谐和的、紧张的音程来象征悲剧性的命运。

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剧照

瓦格纳的另一部乐剧《莱茵河的黄金》中莱茵河黄金的动机,是圆号的号角之音。瓦格纳说自己是怎么样联系到莱茵河的黄金的。我的体会,瓦格纳写这个主导动机时,可能把圆号上的“黄金音列”同黄金联系起来了。便是说,是从“黄金”这个概念出发的。柴可夫斯基的《黑桃皇后》中表率三张牌的动机,由一个副动机反复三次形成。在“三”这个观念上,同三张牌联系了起来。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里的“固定观念”(爱人主题),虽然起了主导动机的功效,却同瓦格纳式的短小动机不同样,而是结构完整、形象鲜明的抒情主题。但瓦格纳的歌剧中有些是气息宽广、形象生动的主题,如《罗恩格林》中的艾尔莎主题和《歌唱大师》中的得奖之歌。短小的主导动机独立的形象道理,常用作交响音乐发展的素材。而主题式的主导动机则是羽毛饱满的、有血有肉的音乐形象。两者统叫作为主导动机,它们的表现道理实质上是不同样的。

歌剧《黑桃皇后》唱片封面

第三种,是一种特殊的字句描绘,我叫作它为“别解”。“别解”是我国猜灯谜时所用的一个术语。猜灯谜常常要把谜面作一种独出心裁的解释才有谜味。例如“面包”——打一句成语。就要把“面包”别解为“把脸包起来”,才可猜出谜底是“其貌不扬”。别解式的字句描绘能够增多音乐的趣味。德国作曲家亨德尔的《弥赛亚》第五曲是男低音宣叙调,有一句“我要震动诸天和全地”的歌词。“震动”的原文是“Shake”,在音乐中解释为颤音,亨德尔因此呢就在字句描绘时把它作了别解,在旋律中用许多颤音来表现震动。还有《弥赛亚》第26曲中“个人偏行自己的路”一句,“偏行”的原文是“turn”,这个字在音乐中解释为“回音”,因此呢亨德尔在旋律中就用许多回音来协同这个字。这是一种抽象思维的表现手法,不外此刻已不常用,什么道理

第四种是用音符来表率文字。这能够说是一种游戏笔墨。但有些作曲家很爱好用,始作俑者是巴赫,他在《赋格艺术》的最后一首赋格中,把自己的姓“BACH”化成b7 6 i♮7四个音符,做为三重赋格的第三个主题。舒曼尤其爱好这种音乐的文字游戏,他在许多作品中把各样人名、地名变成为了音乐主题,其中包括丹麦的作曲家加德(GADE),女伴侣阿贝格(ABE - GG)和最初的情人冯·弗里肯的故乡阿许(ASCH)。勃拉姆斯则进一步企图经过音符所表率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心情和精神境界。如F-A-F暗示“自由而愉快”(Frei aber froh),F-A-E暗示“自由而孤独”(Frei aber einsam)等等。这种手法尽管类似文字游戏,但咱们认识和分析作曲家的作品时是应该晓得的。

音乐与文学、绘画、雕塑区别,是要经过两次创造的艺术:一次创作,一次演奏。区别的演奏家能够对作品有区别的理解和区别的表现办法,因而产生区别的艺术效果。而听众因为生活经验、文化修养和艺术趣味的差别,对同一次演奏又会得到区别的感受。倘若听觉不灵敏,音乐修养不足,对音乐语言不熟练,就更加不可能进行完满的审美活动。马克思说:“针对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道理。”因为这些原由区别的人常常会对同一 作品的内容作出区别的理解(有些是错误的理解)。当然,不可因此呢而说音乐本身的内容是不确定的。更不可说这种所说“不确定的内容,随各人的想象而区别的内容”不算内容。汉斯立克便是这般说的,他对这种“不确定的内容,随各人想象而区别的内容”,就不承认是内容。就拿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第二乐章来讲,音乐的耳朵一听就晓得它所表现的感情,既不是通常的喜和怒,不是通常的哀和乐。“随各人的想象而区别的内容”已然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因此这种因人而异的差异,一般不外是大同小异罢了

钱仁康先生主编、校订和参加撰稿的部分著作

音乐的形式和形式美

艺术源于生活,从内容到形式都是这般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都是尤其注重形式美的艺术。形式服从于表现内容的必须。完美的形式,总是符合审美的需求,符合生活的真实。

音乐包括旋律、节奏、节拍、和声、复调、调式、调性、音色、速度、力度、强度等要素。这些要素的组合方式、结构布局和发展程序,便是音乐的形式。而曲式是音乐形式的综合。

曲式的产生,是以美的形式原理(多态统一)为依据的,同期是生活现象的反映。曲式的发展,反映着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认识的发展。初期的曲式,如乐段、二段式、三段式、回旋曲式、变奏曲式,是与反映事物的交替变化和对比相适应的。这种事物的交替、变化、对比是比较简单的、表面的,如昼夜、晴雨、四季、劳动和休憩,耕种和收获的更迭等等。复三段式的显现,标志着针对对立事物认识的深化。奏鸣曲式则进一步服务于表现对立事物的矛盾、冲突和转化,它是一种戏剧性的曲式。由于矛盾冲突是戏剧的基本要素。奏鸣曲式是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准备时期,即是在启蒙时期形成,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得到发展的。它是与反映资产阶级革命前夕和革命时期的社会变革相适应。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 音乐的表现形式持续地发展。

曲式的形成能够从社会生活中找到它的根源。“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可怜汾上柳,相见依依。”包括三段式的基本原理。“歧王宅里寻平常,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包括回旋曲式的重要原则。从“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摧,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能够看到变奏曲式的两种原因:“乡音无改”是不变的原因, “鬓毛摧”是变的原因。从“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能够看到奏鸣曲式的一对矛盾:“豆”和“豆萁”。

离开了内容,单纯从美的方向来看形式,形式就会变成不可理解的东西。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第二乐章的结尾,丧葬进行曲开头的主题为何要变得支离破碎呢?单纯从形式美的方向来看,是没法理解的。这儿显然是要表现泣不成声的哀思感情,因此呢节奏变得断断续续、支离破碎了。贝多芬的《第31首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里,他的《柯里奥兰序曲》里都用了这种手法。德伏夏克《新世界交响曲》第二乐章,开头的主题在结尾的再现,是如此。

形式的源和流

艺术形式源自于生活,并且为表现生活服务。以旋律为例,旋律是音乐语言各样要素中表现力最强的一种,被叫作为音乐的灵魂。旋律总是和必定的节奏、节拍、调式、调性、音色,速度和力度结合在一块的。旋律有几种区别的形态,都是源自于生活。第1种我叫作它为歌唱性旋律。歌唱性旋律源自于诗歌的音调。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能够说明这个状况。赵元任先生在二十年代用刘半农的诗写过一首《听雨》:“我来北地将半年,今日初听一宵雨,若移此雨在江南,故园春笋添几许。”这是按照常州吟诗的调子写的。吟诗调子的原型,赵元任先生告诉咱们了。《听雨》的曲调基本上和吟诗调是一致的,但更加音乐化,更加夸张了有些这儿能够看出这种抒情歌唱性的曲调源自于诗歌的音调。为何源自于诗歌而不源自于语言呢?由于它象诗歌语言同样是有韵律的。外国歌曲同样。如海涅的《罗雷莱》开头四句:“我不晓得为什么原由,我是这么哀痛;有一个古老的传闻,使我念念不忘。”原诗用的是交叉韵,便是1、三两句用一个韵,2、四两句用另一一个韵。第1句押en,第二句押in,第三句又是押en、第四句又是in(指原文的韵脚)。咱们听希尔歇的作品,音乐是第1、 二两句分别和第2、四两句呼应。诗歌是抑扬格,从轻到重,音乐是抑扬格。它是有韵律的音乐,它的韵律是和诗歌完全一致的。作曲家李斯特为这首诗谱了曲,但开头四句的旋律是用散文的写法,写成为了宣叙调,诗歌的韵律保持在音乐中。节奏比较自由,接近于语言的言调。这是第二种类型的旋律——宣叙性旋律。

第三种是模拟性旋律,源自于自然界的音调,如:里姆斯基 - 科萨科夫的《雪娘》组曲第1乐章模仿鸟叫的旋律。

第四种是器乐性旋律。源自于乐器的音调。例如里姆斯基 - 科萨科夫的《野蜂飞舞》,既模拟了野蜂的飞鸣,又和小提琴的演奏技巧相适应,富于这种乐器的音调特殊

第五种是和声化旋律。源自于和声;把纵的和声,化为横的旋律。如海顿的《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的主题。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第二乐章的第1主题,旋律中都包括着分散和弦的进行。

旋律的风格是继承了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的传统持续地发展、创新的,民族性、时代性是旋律的重要特性。但有些旋律是脱离了生活和传统,便是脱离了源和流而生造出来的第六种旋律,是同生活无关,同传统是割绝的,因此呢不可能是有感而发的。肇始于本世纪二十年代的十二音技术,以半音阶中十二个区别的音摆列成一个个音列,用转位、逆行、转位加逆行等办法编织成曲,开了序列音乐的风气之先。这种技术不仅完全抛弃了传统的调式、调性与和声功能,况且最后的趋向,是把音乐创作变成数学演算的过程;同期经过音列的上下倒置或前后倒置,导致象建筑、雕塑、图案同样的对叫作,把造型艺术的规律生硬地搬到音乐上来,是违反音乐艺术本身的规律的。当然,为了达到某种创作意图,在适当的场合灵活运用这种技术,还是能够得到必定的艺术效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序列音乐得到快速的发展,从十二音序列发展到把各样音乐要素(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都纳入到序列中去;在形式上则追求不对叫作,不平衡,运用诸如最低音后跟最高音、最短音后跟最长音,最弱音后跟最强音等五花八门的手法,导致持续变化和步步更新;不仅调式、调性与和声功能完全瓦解,其他各样音乐要素的自然规律和传统法则破坏无遗。但一切脱离生活、割断传统的技法,终究是生命力的。当这些花招玩腻了以后,只好乞援于音色的变化,从海量运用各样噪音中去寻求出路;或让偶然的机遇来决定变化的可能性,把赌博和占卜的法术应用到创作上来,于是偶然音乐应运而生。美国作曲家约翰·凯奇的装配钢琴曲《变化的音乐》就用了抛掷硬币的办法来决定序列的组合,据作者说是受了我国《易经》的启发。偶然音乐最明显的例子是凯奇的一个钢琴曲,叫做“四分三十三秒”,但一个音是从钢琴上弹出来的,作曲家坐在钢琴旁,静默四分三十三秒,一看表——四分三十三秒到了,这个曲子就演奏完了。听众听到的是外面传来的人声、脚步声、汽车声等等。这个曲子把听众捉弄了四分三十三秒,还容易忍受。他有一个曲子是《34分46.776秒》,听的人要受罪半个多小时,就更糟糕了。序列音乐和偶然音乐的作曲家有形形色色的创作技法和理论,其中还有有些恰当成份可供咱们借鉴,尤其她们从美学、心理学、语言学、信息论等方面提出的理论 按照,值得咱们认真地进行科研

传统音乐中许多发展乐思的手法,都是表现了多态统一的原则。如重复、变奏、变形、展开、对比等等,有时强调统一,有时强调变化,综合起来,便是需求统一中的变化,或变化中的统一。音乐中一个主题或一个更小的乐思,能够紧跟着重复,隔开必定的距离重复,移到区别的高度上重复。一个动机能够重复几十次。例如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第1乐章,有一个动机在展开部中连续重复了80多次。尤其是舞蹈性的主题,更加是强调重复,这和舞蹈的动作相关。如柴可夫斯基的第1钢琴协奏曲第三乐章的第1主题,形成主题的基本办法是重复,而他所用的曲调便是乌克兰民间舞蹈歌曲《来吧,来吧,伊凡卡》的曲调。但在音乐中,重复是离不开变化的。在旋律、节奏、和声、织体、调性、调式、力度、速度、音色等原因的相互结合中,一种原因的重复,总是和其他原因的变化相协同的,很少象在建筑和图案中那样,采用原封不动的重复。音乐中的变奏手法,是一种既有变化、又有统一的发展主题的办法。音乐中主题的对比常和主题的再现并用,从而前后保持平衡,并得到形式上的对叫作。但音乐中的对叫作和建筑、图案中的对叫作同样,是艺术形象上的对照和呼应,并不需求形体上的精确的对叫作。许多序列音乐中所安排的对叫作,是把造型艺术的手法硬搬到音乐中来,是不符合音乐艺术的规律的。

艺术上的“黄金分割”比例,和音乐中高潮的位置有密切的关系。咱们分析许多著名的音乐作品,发觉其中高潮的显现,大多和黄金分割点相接近。从古希腊到此刻,许多人认为黄金分割是造型艺术最和谐的比例。此刻看来,这个比例同音乐和诗歌不是关系。关于诗歌,刘大白曾写过一篇《诗外形律详说》,认为诗歌中的五音停和七音停最接近于黄金分割。

在艺术中,形式的原因是很重要的。形式美,就不可引人入胜。形式有必定的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是相对的,归根结蒂,形式要服从于内容,而反过来,又对内容起积极的能动功效。两者是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的。

形式要发展,要创新,不可老是“旧瓶装新酒”。但不可为形式而形式,为创新而创新。生活是艺术的源,传统是艺术的流。形式的创新,不可割断生活,割断传统,否则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违背艺术的规律,把造型艺术或语言艺术的规律,硬搬到音乐上来。

在音乐史上,处理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是很丰富的。初期的复调乐派,曾把复调音乐发展到作为希奇古怪的音响游戏,它的那套倒影、蟹行、倒影加蟹行的手法,迄今仍为序列主义的作曲家奉为至宝。初期的意大利歌剧,曾经发展到作为打扮音乐会。当年格鲁克的歌剧改革,便是对此而发的。他的歌剧《阿尔切斯特》的序言,虽然写了已然二百数年迄今读来,有些论点还并过时。咱们要学习外国音乐先进的理论、先进的作曲和演唱、演奏技术;但此刻有些青年人把西方音乐中有些腐朽的东西学来了,这是值得咱们警觉的。

钱仁康

(1914 - 2013)

中国音乐学家、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科研生导师,创建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音乐学系第1任系专家、音乐科研所所长,兼任上海音乐出版社副总编辑,社会兼职有中国文联全国委员(1979年)、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1979年)、《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学科编辑委员会委员及音乐体裁分支主编(1980年)、全国中等师范音乐教材审定委员(1994年)等。著有:《柴可夫斯基重点作品选释》(1957)《肖邦叙事曲诠释》(1964)《欧洲音乐简史》(1989)《外国音乐欣赏》(1989)《音乐作品分析教程》(2001,与钱平合著)《学堂乐歌考源》(2001)《新编世界国歌博览》(2010)等;辑集出版物有:钱平编:《钱仁康音乐文选》上下册(1997)、钱平编:《钱仁康音乐文选》续编(2004)等。返回外链论坛:www.fok120.com,查看更加多

责任编辑:网友投稿





上一篇:UDI的形成内容和功效
下一篇:打扮品内审员工作职责?证书颁布单位??证书获取形式和内容?适合人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回帖

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
发表于 2024-8-25 15: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无数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铺就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53

主题

3万

回帖

99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139078
发表于 2024-10-27 15: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字句如珍珠,我珍藏这份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29

主题

3万

回帖

999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968654
发表于 昨天 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与你深入交流,共探知识的无穷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外链论坛 ( 非经营性网站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19 19:27 , Processed in 0.13875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