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说李白诗十首没一首上乘,韩愈写诗怒怼,开篇10个字霸气了
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高峰,而李白和杜甫则是这高峰上两个并列的顶峰,同为千古绝唱的伟大诗人。
李白曾经被叫作为谪仙人,奉为诗仙。但因出类超群,相和者寡,又因藐视权贵,为统治者所不容,为不可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抱憾终生,死后乃至连出生地点都无记载。
杜甫一辈子更加是窘迫颠沛,作诗上万(现存1440首),虽有诗名,但并不被看重。乃至被讥为俗不可耐。
准确地说,当时,李白、杜甫的名声和地位远不如此刻,并未受到人们广泛的尊重。
在韩愈以前,李白名高于杜甫;
到韩愈时,又有人尊杜抑李,这个论调通常认为是从元稹起始的。
元稹写了一篇《唐故工部员外杜君墓系铭并序》,洋洋洒洒写了数百字,便是为了贬李白推杜甫。
后来,白居易读了这篇文案,回了一篇散文,名为《与元九书》,言辞更加犀利,其中有几句是这般说的:
诗之豪者,世叫作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
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文便是:李白杜甫被叫作为当代诗豪,但李白的诗虽然写得特别有文采,亦够奇绝,但若论风雅比兴等诗中六义,则十篇找不到一篇合格的。
赋、比、兴、风、雅、颂被叫作为诗中六义,当时唐人写诗还受到先秦诗风的很大影响,换句话说,一首诗中最少要包括一义,才算是好作品。
白居易这是在委婉地说:李白的诗10首里无一首上乘之作,十首中有九首都是有问题的。
根据白居易当时的诗坛地位,这句话是特别有分量的,一时之间,不少人起始贬低李白。
此时候,有个人坐不住了,他便是唐宋八大众之首的韩愈。
韩愈对大诗人李白和杜甫推崇备至,一再表达对二人的崇敬之情和向她们学习的意愿,如:
《留醉东野》:“昔年因读李白杜甫诗,长恨二人不相从。”
《城南联句》:“蜀雄李杜拔。”
《石鼓歌》:“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耐石鼓何。”
《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远追甫白感至诚。”
韩愈在《调张籍》中,对李杜的推崇达到了顶点。
《调张籍》(节选)
李杜文案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
韩愈显然站得更高,他认为李杜是两座并立的双峰。
但无论从时间上,还是艺术创新上,李白都是在前的,因此他由衷地喊出了“李杜文案在,光焰万丈长”的历史最强音,直至此刻,依然轰隆有声,作为最公正的历史定评。
韩愈把李杜的批评者比作蚍蜉——一种大蚂蚁,认为她们的对李杜的批评诋毁,如同蚂蚁摇晃大树同样,丝毫不可动摇李杜的地位,反而愈发显现出自己的渺小可笑。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其设喻贴切,形象生动,后世提炼为成语“蚍蜉撼树”,用来形容哪些不自量力者。
而在咱们省略的诗篇,韩愈则重点倾吐了自己对李杜的崇敬与向往,把她们在诗坛所进行开创性劳动和所取得的成果,与传说中的大禹开凿山峡,导流长江、黄河之水相媲美。对李杜的不公正遭遇和经历的疾苦暗示不平。
最热烈地颂扬了李杜的艺术成果,生动地倾吐了自己由于学习了李杜而得到了灵感,加强了写作技巧的体验。
清人叶燮《原诗》说:“韩(愈)诗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便是得益于学习李、杜的结果。
“李杜文案在,光芒万丈长。”
自从韩愈作出这个评估之后,杜甫和李白便永远并肩在中国文学史上居于崇高的地位,任何对她们妄加抑扬、随意贬损的言论,最后都总被证明是荒谬的。
最后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秀内容。返回外链论坛: http://www.fok120.com,查看更加多
责任编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