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孩儿们的课余生活是不是早已被各类形式的培训、补习所填满?1961年,本刊记者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曾拍摄一组照片,记录了当时朋友们的课余生活。这是放学后,各班级值日朋友起始认真地打扫卫生,以为次日上课供给了一个干净、整洁、焕然一新的学习环境。(组图摄影 宋学广、李兰英/人民画报;照片源自:人民画报中国专题图库)
“集邮”。从孩儿的教育来讲,邮票是一位很好的老师。课余时间,邮票这位既知天文地理,又知花鸟鱼虫的“百科教授”,能让孩儿大开眼界,增多知识,加强对学习的兴趣。
“种植”。为了使校园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亦为了表现广大学生针对自然的守护认识,朋友们在课余时间,由各中队辅导员的带领,在各自的管理区域内种上花草植物。
“兴趣文学”。这是当年这所学校王桂英老师班上的两位兴趣文学者:王孟同(左)和徐小石。课余时间,王老师经常启发并指点她们经过多种途径观察生活,以获取和累积更加多的写作素材。
“兴趣音乐”。音乐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点途径之一,浓厚的音乐兴趣是激发小学生活动得以连续进行的动力。当年,学校五年级三班的音乐兴趣者们经常在课余时间自己组织起来练习新歌。
“做家务”。杜阿玲是五年级的学生,她懂事早、明事理,不仅学习成绩优秀,况且持有一颗体谅父母的孝心。课余时间,她总是主动帮忙父母照顾弟妹,做有些洗衣、做饭等家务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