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的一下,教育部的一个新规被炸上了热搜:
信息一出,家长们分成为了2派:
一派暗示赞同,认为这才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孩儿懂得做家务,才可更好体会父母的艰辛;
另一派暗示看不懂,作业明明够多了,还要应付孩儿的劳动课程。关键是,这劳动课程还包含修理家电、种菜做饭.....自己都不会的家务,怎样能教育好孩儿?
但我却觉得,咱们的教育,似乎慢慢变得更“真实”了!
(照片源自:网络,侵删) 01能做好家务的人,心底更从容
生活中不难发掘,此刻的孩儿自理能力越来越差:
父母、爷爷奶奶每日追在屁股后喂饭;
玩好的玩具、看完的书籍散落一地;
洗好澡的衣服亦是随手一扔,等着妈妈清洗;
更别提切菜、做饭啦.......
教育部的这项新规,其实亦是让做为父母的咱们,进行一次反省。倘若每一个父母都是只注重孩儿的学习,而忽略孩儿其它能力的培养,那咱们国家的将来,该有多么令人担忧。
其实,从上海这次疫情封控中亦不难看出,会做饭和不会做饭的人,过的简直是两种人生。
会做饭的每日在伴侣圈大晒厨艺,生活的质感一下就提高了;
(照片源自:网络,侵删)
而不会做饭的人,只能“望菜兴叹”~~
(照片源自:网络,侵删)
多少带点遗憾、有点无奈!?
都说美食能够治愈人心,当自己能亲手制作出想吃的美食,是不是心底又多了一份安抚心灵的技能?一份自我治愈的从容与自信呢?
(照片源自:网络,侵删) 02怎样让劳动,自然渗透进孩儿的生活?
李玫瑾教授曾说:“父母从小要给孩儿移植分享家务的概念,哪怕是让孩儿帮着拿一双拖鞋,倒一杯水,都能从小引导孩儿作为一个会照顾父母的人。”
做家务看似是一件小事,无形中却能培养孩儿对家庭的责任感,学会感恩父母。
(照片源自:网络,侵删)
那家长该怎样做呢?
1、从吃辅食起始,喂食品时记得给宝宝一个勺,让TA学着成人的样子自己喂自己。1岁上下,放手让TA自己吃东西,培养宝宝独立摄食的好习惯。即使满地狼藉,亦不要阻止哦;
2、每次陪宝宝看完书、玩好玩具,都要告诉孩儿:马上将玩具、书本送回它们自己的家,否则它们的家人找不到它们,该有多着急!倘若孩儿表现出抗拒,能够采取游戏的方式进行,切忌呵斥、批评;
3、家长每次做家务时,宝宝倘若过来“捣乱”,别急着赶TA走,给TA自由探索的空间。例如给TA一起抹布、一件衣服、一把扫把、几根菜......既满足了TA的好奇心,又轻容易松处理了带孩儿玩的问题;
4、当孩儿大有些的时候,能够让孩儿自主选取她们爱好的劳动内容,例如孩儿爱好拖地、洗碗,那就让他“认领”这项任务。即使你有可能需要再拖一遍地、再洗一次碗,不碍事,这是在帮他播下劳动的“种子”,让他感觉到劳动并不是一件令人心烦的事情;
5、家长做好劳动表率、言传身教,做家务时,能够哼着小曲儿、听听音乐,表现出享受的样子,这会让孩儿觉得做家务特别有意思。当孩儿显现错误的时候,耐心地教给孩儿正确的办法,而不是责备和直接包办。
6、当孩儿用心完成一项家务时,无论完成得好坏,都要给予孩儿真诚的赞美和鼓励,褒奖孩儿心灵手巧、特别有效率,让孩儿觉得做家务特别有意思。褒扬时,亦要重在细节,直接指出孩儿做得好的地区。例如:今天把所有要洗的碗筷先收齐了再洗,有进步!
(照片源自:网络,侵删)
注重孩儿良好劳动习惯的培养,让孩儿积极参与到各样劳动中来。从小就爱劳动的孩儿,必定会用更加多的爱与热情,去过好这一辈子!
|